“周老师的儿子?”
“我记得是叫许宁,他是不是从我们军工学院考到首都航空航天大学的那个学生?”
这时,有人翻阅起办公室角落里的那堆报纸,那是平常几乎无人问津的信息源。
“今天的头版头条就是报道这个——华夏青年五四奖章,这可是个了不起的荣誉啊。”
随着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周莉身上,她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确实是我儿子。”
这一回答让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带着惊讶的表情注视着她,显然他们没想到广播中的许宁真的就是周莉的儿子。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校长姜志超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打断了这份寂静。
“姜校长?”众人齐声问道。
有人喊了一声,姜志超调整呼吸,快步走到周莉面前。
“周老师,周莉同志,小许获五四奖章这么大的喜事,您怎么一点没跟学校说呢……”
这下确定无疑了——事情是真的。
毕竟称呼都从平常的名字改成了尊敬的“您”。
作为校长,姜志超表现平平,在他任职的六七年里,军工学院的情况虽在逐渐恶化,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整体环境的问题,并非个人责任。
唯一让人记住的是他那爱奉承的习惯,但这通常对普通教师影响不大。
然而今天,他的马屁对象变成了周莉。
现场的人们先是震惊,随后是羡慕。
在这个年龄段还坚守在普通教师岗位上的,不论职称高低,大多已升迁无望,所以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尽管平时不会直接比较子女,但心中难免有些许攀比。这次,周莉的孩子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姜志超稍作停顿,继续说道:
“唉,我这个校长做得不够格啊,直到教育局沈局长打电话到办公室,才知道咱们军工学院有这么一位名垂青史的校友。”
“呃,姜校长,其实我也是今早看了报纸才知道这事,小宁也没通知我,可能他还在休息,没来得及联系吧……”
面对姜志超的热情,周莉显得波澜不惊。
她清楚自己的定位,即使看到儿子获奖的消息后,也没有产生因儿子而贵的想法。
不过,姜志超很快转换话题:“面对荣誉还能保持谦逊,不愧是周老师教出来的孩子。”
经过一番巧妙的赞美,姜校长终于道出了他的目的:“周老师,我记得小许应该是今年本科毕业?”
不知不觉中,大家对许宁的称呼悄然改变。
“没错,他已经获得了免试研究生资格,下半年会继续深造。”
周莉不经意间透露的信息,再次触动了办公室里同事们的心弦。
年纪较大的同事无奈地摇头,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如此优秀;
而孩子还小的家长,则开始琢磨如何向周莉请教教育秘籍。
姜志超则有别的想法:“毕业班的暑假通常很长,不知道小宁暑假期间是否有空回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
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