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着目前家里的情况得干个什么营生缓解一下。
别的不说起码先过上顿顿吃上肉的日子。
沈老太太对厨房严防死守,每天吃的肉都是有数的。
得亏现在买把锁不便宜,不然高低得整把锁把厨房的柜子锁上。
做吃食是不用想了,每天县城村里两头跑不方便,何况她也得时时查看水稻情况。
再说她这手艺要想见人还得多练,手工什么的她也不会,思来想去便只能向肥皂下手了。
也是受了小说的启,她最近在空间打时间看的,这似乎也是穿越的标配套路。
她寻思着去县城的油铺看看,正好家里的饼肥原料就是在油铺买的。
说干就干,上午去田里看过秧苗下午她就拉着沈安信进了城。
县城街道人头攒动,路边摆着满满的摊位摆着各种小玩意儿。
货郎挑着担子叫卖,行商赶着毛驴送货,熙熙攘攘繁忙的很。
街尾还有一处摊子是卖菜的,沈玉姝看着菜摊上一把把鲜菜。
有好的豆芽、葱、萝卜、白菜、韭菜,萝卜白菜一看就是过了冬的。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居然有人赶早摘了新鲜的野菜来卖。
水芹菜、野菜、荠菜、马兰头种类还不少呢。
她拐了拐沈安信的胳膊问道:“爹,城里人也吃野菜啊?”
沈安信瞟了一眼走过的菜摊,“这有什么稀奇,城里人开春了照样没菜吃。”
“那咱家那半亩菠菜也能卖钱,不行也拉到城里卖了吧。”
沈安信点头,家里的半亩菠菜味道清甜,确实可以。
“也行,反正家里有了牛,来回也方便。早上送了宁嘉和宁言正好来城里。”
两人越说越觉得可行,决定明天就拉车菠菜来试试。
油铺子在正阳街靠近街尾,油坊设在城郊,是县城唯一一家只卖油的铺子。
父女俩进门掌柜便一眼认出沈安信是几次上门来买豆渣的人。
“客官,您这次来还是买豆渣吗?”
“哦,这回是来看你家铺子里的油。”
趁俩人攀谈,沈玉姝在铺子里四下转开,铺子里有豆油、茶籽油、菜籽油、胡麻油。
角落居然还摆着甜杏仁油,看来这个朝代的榨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嘛。
城里她不清楚,村里的人还是习惯吃猪油,植物油用的很少,多半是家里点油灯用点。
她凑近放胡麻油的罐子闻了闻,是芝麻榨的。
她瞟向一旁色泽清亮的茶籽油,双眼亮晶晶的,茶饼可是个好东西,堆肥杀虫都可以。
沈玉姝看两人寒暄完,凑上前问,“掌柜,你们这茶籽榨油榨剩的茶饼卖吗?”
掌柜微微低头看向对面的小姑娘,“卖,怎么小姑娘也要买?”
沈玉姝点头,“没错,而且我们以后会常买,您看是不是可以便宜一些?”
掌柜拿不准话看向一旁的沈安信,“沈老弟你看这”
沈玉姝挑眉看了一眼沈安信,俩人才聊了一会儿就称兄道弟了,没看出来她这爹还挺厉害。
“都听我闺女的。”沈安信含笑道。
那掌柜一看沈安信点了头,当即爽快得又让了一文,毕竟像她家这样一买就是几车的很少见。
最后说定了两文一斤,茶饼先买三百斤。
也没忘了今天进城的目的,把店里有的油都买了一小罐回去。
掌柜闻言笑呵呵的又把油钱抹了零头,连着油渣凑整付了二两银。
沈玉姝听着油价暗暗称奇,一斤油最便宜的居然都要六十三文。
难怪村里人都喜欢夜里摸黑,这价钱谁家能点的起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