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记忆深处的那扇大门。
这句简单而朴实的话,是院长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王妃妃清楚地记得,自己初到孤儿院的那个时刻,懵懂无知的她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顿饱饭——面条。
那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年幼的她怯生生地坐在餐桌前,她的面前摆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院长妈妈温柔地将面条端到每个孩子面前,口中念叨着:
“孩子们啊,出门饺子,进门面,希望你们在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
后来,不断有新的小朋友被送进这家孤儿院。
王妃妃记得,她四岁那年刚来孤儿院的时候,她的第一顿饭便是那碗令人垂涎欲滴的面条,
是院长妈妈亲手擀制的,一根根细长的面条宛如银丝般晶莹剔透。
面条里还添加了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食材,红的胡萝卜丝、绿的青菜叶、黄的鸡蛋碎……
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散出诱人的香气,
光是看着就让年幼的王妃妃垂涎欲滴。
王妃妃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一碗面条就被吃得精光。
这座孤儿院虽然收养了众多的孩子,但真正能够被领养走的却是凤毛麟角。
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幸的身世,
他们或是因为身体存在智力残疾,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或是身患难以根治但不至于危及生命的疾病,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还有一些则是那些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女,从出生起便注定了命运的坎坷与多舛。
有的是父母重男轻女,想生儿子传宗接代,就遗弃了女儿,还有走失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王妃妃很健康,她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父母。
后来,她五岁的时候被养父母家收养,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上了饺子。
那天只有她一个人被收养,也就只有她一个人吃饺子,莲菜大肉馅的。
院长妈妈满心欢喜地亲自下厨,专门为她包得。
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王妃妃的眼睛里倏然就闪烁出兴奋和幸福的光芒。
那天,对王妃妃来说意义非凡,她生平第一次品尝到了美味的饺子。
孤儿院经费紧张,人手严重不足,工作人员们往往身兼数职,一个人需要完成好几个人的工作量。
因此,在饮食方面,通常只能选择那些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食物。
孩子们每天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好吃、营养全面。
尽管如此,院长妈妈还是会时常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院长妈妈经常会给她们语重心长地说,
“要好好读书,好好读书就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