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蔡国,百姓们因他的仁政而心怀感激。
当他们从心底接受了这位新主时,蔡国便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在新蔡城中,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着新的统治者,林川环顾四周,仿佛所有土地都归于他的名下。
然而,他不能久留,因为颖川的事务和曹操对周王的安抚需要他尽快行动。
此外,他还得赶往长安监督荀禹的工作。
大乾传来的情报显示,贵族世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这对国家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林川明白,这些贵族世家不会轻易消失,他们的权力对朝廷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他们与普通百姓间的裂痕也逐渐扩大。
他意识到,现在必须采取措施让他们服从,使他们不再成为问题。他的“身亡”传言即将传至阳翟,接下来就看那些人会如何反应了。
“公子,你为何忧心忡忡?”
林川转过身,看见一位女子穿着淡雅的翠蓝色长衫,搭配着绿色的百褶裙,外披薄纱,她的美丽如同画中走出一般。
她举止优雅,眼神清澈,面容娇艳欲滴,让人移不开视线。
“你是谁?"林川心中暗自警惕,这样出众的女子绝非等闲之辈。
女子微微一笑:“堂堂一国之君,难道还会惧怕一个女子吗?”
“这里戒备森严,你是怎么进来的?"林川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是这里的女官,名叫上官嫣儿。”
听到这个名字,林川有些惊讶。历史上著名的上官嫣儿出现在眼前,这让林川想起了系统曾经提到的一系列人物,而现在这个非凡的人物就在面前。
上官嫣儿是唐代著名的女官、诗人和皇妃,以智慧和文学才华闻名,在宫廷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她曾被武则天重用,并在唐中宗时期权倾一时,直至710年在政变中遇害。
林川心里想着上官嫣儿的能力数据,考虑着是否可以将她留在身边作为谋士。
“公子,你在想什么?”上官嫣儿看着林川若有所思的神情问道,对于这位既有决断力又不失仁慈的公子。
林川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既然蔡国已成过去,你作为女官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因为我相信公子需要我的帮助。”上官嫣儿自信地说。
林川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突然间将她拥入怀中,“你说我更想要你的才智还是美貌呢?”
上官嫣儿没有挣扎,反而轻轻抬起他的下巴,眼中无畏,“公子既然如此说,那便是我看错了人。”
林川愣了一下,随即松开了手。上官嫣儿微微一笑,“传言公子不喜女色,看来是真的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林川看着这个女子,心中既欣赏她的才华,又对她洞悉人心的能力感到一丝恼怒。
“公子迎娶苍狼国公主半年只有一子,期间未曾听闻纳妃之事;再娶赵与玄月公主也未有孕的消息。刚才见公子对我不动心,想必传言非虚。”上官嫣儿自信地说道。
林川苦笑,“我不是不喜欢女色,而是厌恶她们身上的气息。至于你,不是我不想,只是你身上也有那种令我反感的味道。”
“什么样的味道?”从小到大,上官嫣儿从未被人嫌弃过,甚至连蔡国两位公子都为她倾倒,这话让她开始怀疑林川是否有特别的癖好。
“那是权力和政治的气息,无法替代真实情感的东西。正如你所言,若我愿意,你不过是我的一个玩物,现在饶你不死,全凭我心情。”他冰冷的说道。
经历过无数战斗的林川,早已养成了王者的威严,岂容任何人轻视。
上官嫣儿这才意识到,眼前的男子并非普通人,而是决断果敢的一方霸主,她恐惧的说道:“求公子开恩,奴婢再也不敢了。”
林川俯瞰着这位曾经的宰相之女,“你引起了我的兴趣,从今天起,你就做我的贴身谋士吧。”
“真的吗?”上官嫣儿难以置信。
林川走向屋内,沉稳的声音在上官嫣儿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可以给你权力,也可以随时夺走你的生命。”
月光冷冷洒在上官嫣儿脸上,四周的系统飘落,气氛显得变幻莫测。
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望着那个雄伟的背影,除了恐惧,还有莫名的兴奋。
她成功地接近了林川,成为他身边的重臣,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地位。
安排完蔡地事务后,林川带领大部分军队离开,留下五万兵力由韩擒虎等人防守,自己则率八万士兵返回首都。
同时分出一队前往成皋处理降兵,而他自己则急行军赶往颖川,那里有十位贤才等待着他。
贾诩注意到林川身边护卫力量薄弱,于是精心挑选了一千三百名精英,组成了名为“狼影死士”的特殊部队,每人配备黑色盔甲和狼头面具,目光如星,由文鸢和宇文桓训练。
起初林川对此感到惊讶,但在贾诩的坚持下,接受了这支队伍,并让宇文桓专门保护自己。
贾诩平时看似轻松愉快,但做起事来却异常坚决,这次的安排也让林川有了五名贴身保镖。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公子的安全,同时也展现了贾诩强硬的一面。
前方的颖川城出现在眼前,与林川预期的大相径庭。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繁华,城墙矮小简陋,四周显得有些荒凉,完全不见文人墨客的气息。
“公子,我们为何要来这种地方?”上官嫣儿满脸疑惑地问道,不明白像林川这样身份尊贵的人怎么会选择到这里。
林川没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转向贾诩:“听说你在颖川认识几位能人异士。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知你能否引荐几位?”
贾诩笑着回应:“当然可以,公子,但您知道,谈事情之前总得有点气氛,比如酒。”
林川立刻接话:“那三坛蔡国玉酿如何?”
“太少了,至少八坛。”贾诩讨价还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