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家子在县城过得不错,回村受不了冻,早早就烧炕了。
陆三凤转而把陆柳拉住,说有些私房话要跟他说。
陆柳跟她才没有私房话说,害怕挨骂,不愿意跟黎峰分开,往那边看一眼都依依不舍。
陆三凤没眼看,直接把他拉走了。
村里宅院都不大,陆三凤想避开黎峰,还想让陆柳做饭,就把他拉到了灶屋里。
家里备了菜,都是地里种的青菜萝卜,跟黎寨那边没区别。
再就是鲜豆腐和豆渣粑,还割了两斤肉。
陆三凤让陆柳看着办,点了几样菜,还拿了面粉出来,让他蒸包子。
“你爹有阵子没吃包子,老惦记了。”
陆柳不做饭,着急走。
“大峰还要回去打年糕,我们坐会儿就走了。”
陆三凤骂他人懒成精:“才出嫁几天,就不认爹娘了,叫你干点活,你还要走,不像样。”
她骂一句,又让陆柳去找黎峰:“让他劈柴去。”
都不白来,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陆柳忍不住摸摸脸。他要是有这么厚的脸皮就好了,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他说:“我们刚回来……”
陆三凤推他一下,把大白菜拿来掰叶子。
“行了,别装了,你骗骗黎家那小子就算了,还想骗我?我看你把他哄得不错,你就让他劈柴,在老丈人家表现表现,这也是看重你。快去。”
陆柳说不过她,想法却直白。
“他们怎么回事?不想挑粪就算了,柴都不想劈?”
这说的是陈家两兄弟,硬要说,老大是使唤得动的,因为老幺懒,两兄弟攀比着,愣是没人干活了。
事是这么个事,陆三凤却不允许陆柳说她俩儿子的不好。
她瞪陆柳:“男人的事,你懂什么?让你去就去。”
陆柳不动。
陆三凤就说了句软话:“你看你那俩兄弟像是干活的人吗?”
陆柳更不去了。
咋啦,他家大峰就像干活的人啊。
他性情终究是温和的,觉着陈家这样不长久,回村了,就要照着村里的日子过,自家不劈柴,那就要买柴火。
他就跟陆三凤说:“那你们就买柴吧,冬天还长着呢。”
陆三凤被他气到了,手指在他脑门连着戳好几下:“你是翻了天,还想教我怎么过日子?”
陆柳捂住头,什么话都不想跟她说了。
他从前被欺负,都是跑得快快的,在陈家也没法跑,他就想早点回黎寨。
他直接问:“家里还有多少豆腐?”
陆三凤顺着话就答:“今天新做了两板,早上卖了些,还剩一板多。”
陆柳要一板。
陆三凤还以为他要买,结果陆柳是要白拿。
陆三凤气得连声骂他:“白眼狼,胳膊肘往外拐,家里过的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回来连一顿饭都不想做,说了你爹想吃你做的包子,面粉都不愿意碰一下,张口就要一板豆腐,你把黎家当家了是吧,黎家人赶你的时候,你别来求我们!”
陆柳真是怕她,怎么是这种急脾气,话没两句就急着骂人,他也是被骂怕了,只敢小声嘀咕:“你也没回娘家啊……”
他反正只听两个爹惦记姑姑,没见姑姑回过陆家屯。
以前他以为是父亲惦记妹妹,现在却懂了,是两个爹惦记被姑姑抱走的孩子。
陆柳不知道,平平无奇的大实话才最戳人心窝子。
他又把陆三凤气炸了。
另一个屋子里,陈老爹叫黎峰上炕坐,让俩儿子作陪。
陈老爹在家里有威严,大事上孩子们都愿意听他的。
比方说,招待黎峰就是大事。
这关系到以后的小钱袋子。
陈老爹知道陪嫁太少,黎家一定有意见。
前两天没打上门闹,那就是要脸。
要脸就好说了。
而且他看杨哥儿跟黎峰相处得不错,这事有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