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左转右绕,等回到停车的地方时,两人的脸被热得通红,还有很多蚊虫叮咬的包。
别说他们,连两只狗子都蔫巴了,跳上车后一点精神都没了。
他们放好了东西,开车准备回家。
两只狗子趴在后座,很快就睡着了。
狗子们此起彼伏地打呼噜,难以想象它们这么小不点的身体,打起呼噜来堪比壮年大汉。
赵和曦在呼噜声的影响下,很快也睡着了,于是车里响起了呼噜三重奏。
卿孟祝笑着开车,山林的凉风从车窗灌进来,呼呼的,配着车里的呼噜声,居然也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第34章见者有份,它们都有,我也要!
上山实在太累。
回到家后,卿孟祝煮了四大碗面条,和赵和曦及两只狗子吃完,就洗澡睡午觉去了。
他一觉睡到下午四点,起来的时候,阳光已经由白亮染上了一点橘黄,看着不那么猛烈刺眼,世界好像也随着阳光温柔了起来。
今天采到的蘑菇还放在厨房里,天气热,必须得抓紧时间去处理。
他拖着脚步往外走,一到客厅就看到正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赵和曦,两只小狗跳到了沙发上,一左一右地挨着赵和曦的身体。
这么热的天气,难得赵和曦也不嫌热。
“醒了?”赵和曦抬眼跟卿孟祝打招呼,揣好手机,“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卿孟祝:“刮洗蘑菇。得先把蘑菇炸了,要不然就该坏了。”
赵和曦毫无意见:“好嘞。”
两人去厨房把上午采到的蘑菇倒出来,开始分拣和刮洗。
这些蘑菇全部都是野生蘑菇,菌柄和菌盖上粘着泥土和杂物,相比起人工种植的蘑菇,它们更难清洗。
当然,它们的鲜味更足,滋味也更加浓郁。
卿孟祝带着赵和曦,用小刀把蘑菇的菌柄刮干净,再统一清洗。
两人坐在小板凳上,吹着渐渐起来的山风,一边聊天一边刮洗,倒也没觉得太难捱。
忙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总算把这一大堆蘑菇给刮得差不多了。
卿孟祝对赵和曦说道:“你去楼顶拿点干辣椒下来,我来洗蘑菇。”
赵和曦噔噔噔地跑上楼,看到楼顶的楼板上全是红彤彤的辣椒,忍不住惊讶地朝楼下喊:“楼顶晒了那么多辣椒,你还敢到处跑?不怕下雨啊?”
卿孟祝脸上泛起微笑:“看到墙上突出来的横柱了吗?”
赵和曦:“嗯?怎么啦?”
卿孟祝:“那里有个折叠的雨棚,要是下雨,只需要在手机上远程控制,就能把这个雨棚放下来了。”
赵和曦凑过去仔细看,果然看见了折叠起来的篷布:“还真是,你什么时候安装的?”
卿孟祝:“就这段时间,为了辣椒特地安的。它还有检测功能,要是检测到了雨水,就算我没把它放下来,它也会自动展开。”
赵和曦感慨:“科技改变生活啊,要是我小时候就有这种好东西,我也不会因为在下雨的时候忘记收东西而被我妈揍了。”
赵和曦说着,又问:“要多少辣椒?我抓一把够不够?”
卿孟祝:“你装小半篓下来,等会要用来配炸杂菌。”
赵和曦这才想起来:“蘑菇炸好后用什么东西装,你有罐子吗?”
卿孟祝:“有几个,炸好后放到盆里晾凉,先装罐子,装不完的再分装到密封袋里,等会用真空封口器封个口就可以塞冰箱里保存了。”
卿孟祝很快就把蘑菇洗好攥干水分了。
他将蘑菇放到筐子里,在锅里倒入一大锅花生油,又舀了一大勺猪油,而后将撕成条的蘑菇倒入油锅,推平,小火慢炸。
赵和曦在旁边看着,已经能闻到油香味和菌香味了:“真香,要炸多久?”
卿孟祝:“一锅大概十多分钟,我们这里应该要炸四五锅。你帮着翻一下,我来切蒜。”
今年的蒜才种下去没多久,卿孟祝这里用的是从村里买的蒜头。
这些蒜头都是紫皮独头蒜,蒜香味浓郁,蒜肉清脆,炸成蒜蓉之后,更是香得不行。
卿孟祝非常喜欢这种蒜头,还是特地找村里的老人买的。
一般种植户为了更好的收成和更高的受益,已经不怎么种这种蒜了。
卿孟祝拿刀拍蒜,一刀一个,赵和曦在翻炒蘑菇的同时帮忙剥皮,两人三两下就切出了一大盆蒜。
等锅里的蘑菇渐渐变得焦黄干香,卿孟祝舀了两大勺蒜粒进去,继续炸。
当蒜粒的香味也出来了,蘑菇的水分基本上炸没了,他才往里面加干辣椒片,黄豆酱,牛肉酱,鸡肉酱和花椒油。
赵和曦看着他往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不可思议地说道:“还要放这么多东西?主料不是蘑菇吗?”
卿孟祝:“现在的主料也是蘑菇,调味料是为了调和蘑菇的滋味。虽然大家都说炸杂菌就很好吃了,但加这些调料才能有更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