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躲在了地窖中,原本臭气熏天的地窖,仿佛因为她们的到来,变成了秦淮河畔,到底都充满着胭脂的香味……]
古人们瞪大眼睛,秦淮河畔,胭脂,难不成是窑姐?
……
[正当女子们莺莺燕燕的诉说那些可怕的遭遇时,地窖的门被打开了,女子们一惊,随后便看到一个面上满是污垢,身上满是鲜血的士兵背着一个小兵钻进了地窖。
]
[士兵瞳孔放大,面上满是麻木之色,蜡白的嘴唇,显然已经多日水米未进,虚弱的将背着小兵,放了下来。
]
[女子们闻着他们身上的血腥味与臭味,表情显得十分厌恶。
]
[十几个女子中,有人不屑的说道:“哟,当兵地躲这来了?”
]
[“当兵的劳苦功高,保卫了金陵,也保卫了我们这些女人,但躲到我们这些女人的地方算是怎么回事?”
]
[“女人钻老鼠洞,理所应当,是为了保命!”
]
[“当兵的躲了这,算什么东西,孬种!”
]
[“这教堂里可有十几个女学生!”
]
……
……
历朝的将士们咬紧牙关,从军的的确不应该怂,但是女子们的话语依旧让他们不舒服极了。
历朝的无数人们听着这些话语,心中同样不痛快,但随即又是深深地不解。
十三钗?就是这些女子们的故事吗?
可以目前来看,他们并看不出这些可能是窑姐的女子,有什么深明大义的地方。
唐代诗人杜牧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
“说出此言,当真是如同我写的诗一般!”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那名战士惨然一笑,随即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是来躲的,这孩子伤的很重,活不了了,我就想让他在个暖和点的地方……”
]
[十几个女子愣住了,突然一个女子上前,递给了战士一块毛巾,战士满眼感激的看着她,随即便为小战士擦去了脸上的污垢……]
[“你叫什么名字?”
战士问道。
]
[女子淡淡一笑,“我叫玉墨…”
]
[战士点了点头,随即拿起枪,钻出了地窖,目光坚定的看着满目疮痍的金陵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