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玺没有爸爸和妈妈。
在他心里,大姨就是他的妈妈,师父就是他的爸爸。
现在他要去上京了,走之前他要把这件事落实下来。
当年,白景逃难来到东庄村,箱子里装的只有两身衣服。
剩下的就是一些珍贵的古书和十根金条还有数百枚银元。
白景深知财不外露的道理。
在东庄村落户后,一开始,他是按着村里的规矩拿口粮。
后来大风暴结束,可以承包土地了,祁四爷爷给他分了两亩地,他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再后来,环境逐渐安稳下来,国家开始改开。
那时候人们对改开没什么概念。
白景则很有头脑的把银元换成钱,在滨市买了好几套老房子。
他还鼓动祁四爷爷和祁四奶奶也买房。
祁四爷爷和祁四奶奶有点家底。
一部分是祁四爷爷的父亲分的家产;
一部分是祁四奶奶的嫁妆。
白景又借了他们一些钱,祁四爷爷出于对白景的绝对信任,跟着白景买了三套老房子。
那时候滨市的三套老房子加起来也才ooo块钱。
结果没两年改开传到滨市。
他们买房子的所在地是滨市新的市政府规划区,拆迁款一到手就翻了好几倍。
祁四爷爷又听从白景的建议。
拿这笔钱在滨市新开盘、却没多少人买的商品房楼盘,买了两套三室一厅的房子。
又返回临海县买了三套两室一厅的小房子,两个小商铺。
那时候的物价很低,房价也很低。
买了房子和铺面,祁四爷爷手里还有结余。
白景没有在滨市再买房,他偷偷回了趟上京。
本来他想把家里的祖宅重新买回来,结果被告知已经被人买走了。
他身份特殊,早已改名换姓,没法打听是谁买的。
他也不能在上京多留,只能遗憾放弃。
他兑换了四根金条,加上拆迁款,在上京买了三套四合院和两个铺面。
还“顺手”帮祁四爷爷和祁四奶奶在上京也买了一个铺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祁四爷爷和祁四奶奶在白景从上京回来后,就把他买铺面的钱凑了凑,全部还给了他。
结果又没过两年,他们在滨市买的两套房子房价蹭蹭往上涨。
临海县的房价也涨了,但幅度不大,涨幅最大的是铺面。
祁四爷爷把滨市的两套房给卖了,换成了三个铺面和一个两室一厅的小房子。
白景始终跟他们说,钱不能放着,要学会钱生钱。
两位老人家又不懂做生意,也不能把这件事透露给两个儿子——
主要是儿媳妇太不靠谱。
他们就跟着白景学,买房子。
反正房子一砖一瓦在那里,总不会亏就是了。
上京的展很快,毕竟是改开政策最先实施的城市之一。
白景的三套四合院一个月一个价格。
铺面的租金更是成倍的往上翻。
祁四爷爷继续听白景的,上京的房子和铺面都不卖。
他们拿上京房子和店面收来的租金,趁着上京的房价还没有太离谱,在上京又买了一间大一点的铺面。
之后就把多余的钱投到了滨市,在滨市又买了两间铺面。
白景偶尔会去上京,每次去都是买房子,买铺面。
祁四爷爷手里结余的钱也是交给白景打理,让他看着买。
祁四爷爷在赚钱的时候也没忘了自己的亲大哥和亲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