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厂长把oo块钱递给楼红英时,她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听到了钞票的响声;这一百双鞋垫,是她两个多月的心血,手都磨破了。
王厂长给了楼红英一张名片,说如果再有,他还收。不过,要看看后期的销售情况再定。
从针织厂出来,楼红英感激的对刘大春说,“刘大哥,今天这单生意多亏了您,这二百块钱,算是给您的提成吧。”
刘大春笑着说,“红英妹子,你这就见外了,我也没做什么,还是你的鞋垫精美质量好,快把钱收好吧。”
见刘大春不要钱,楼红英说那我请您吃顿饭吧!您可一定得答应。
吃饭可以,刘大春说,我知道有一家新开的饺子馆,味道不错。
两个人来到了饺子馆,生意火爆需要等位置,正等着,楼红英看到角落里有一对老年夫妇,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抹眼泪,三个人眼前就一盘饺子,两碗饺子汤。
饺子是给孩子吃的,两位老人喝着饺子汤。
楼红英下意识的走向前,问那对老人怎么了?原来他们是来城里看病的,这个小男孩是他们的孙子,没有了爸妈,现在他们身上钱不多了,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
刘大春听后,二话不说就叫服务员再煮两碗饺子过来。楼红英也拿出两百块钱塞给老夫妇,说道:“大爷大妈,这点钱够你们回家的路费了吧?。”老夫妇千恩万谢。
这时刚好有空位了,两人坐下点餐。吃饭间,楼红英感慨这世上好心人多,自己也曾受过苦,所以更懂得别人的难处。
刘大春笑着回应,夸她善良;然后楼红英问刘大春,“怎么这么久没回家了?经常看见嫂子带两个孩子,也没人帮忙。”
刘大春的眼神黯淡下来,他叹了口气说,“红英妹子,我也不怕你看不起我,骂我陈世美,我和家里那位,离了。”
“刘大哥,是不是你在外面生意做大了,嫌弃家里的嫂子了?”
刘大春拿出一根烟,点上,狠狠的抽了一口,眼里闪烁着泪花,“也可以这么说,在外闯荡这些年,形形色色的女人都见过,慢慢就迷失了。”
正说着,刘大春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还是硬着头皮接了。电话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用质问的语气问他在哪里。
刘大春小声的说和一个老乡在吃饭。
电话里女人大吵大闹,说肯定又在和哪个野女人在一起…
那么大声音,楼红英都听到了,刘大春尴尬的挂了电话,然后又打过来,他直接关了机。
“这是你现任妻子打来的吧?”
刘大春说是,天天就知道查岗,没完没了的作,太累了;当初光图人家年轻漂亮,现在才知道,这个得用钱堆。
“家里的嫂子你就不管了吗?至少两个孩子是你的。”
楼红英有点气愤,她亲眼看到了那娘仨的艰苦,而刘大春,却在城里给新妻子,穿金戴银住大房子。
说到这里,刘大春从包里拿出了一大摞钱,让楼红英帮忙捎给前妻和孩子;我对不起她,和我离了后,她也一直没找,就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
刘大春又流下了眼泪。
楼红英数了数,整整两千块,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