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四合院之我说都听着不许反驳 > 第249章 轧钢厂对社会的贡献1(第2页)

第249章 轧钢厂对社会的贡献1(第2页)

一般人家谁舍得用一大锅油来炸东西吃啊。村子里也没早点摊子,更不会有人做炸油条了。

想吃炸油条这种东西,最近都要跑去镇上。镇上没有就要去乡里,乡里没有就只能去县里吃了。

李抗日没好气的拍了一把葛蛋的脑袋瓜子:“你怀里不是揣着一张饼吗?你就卖八十斤粮食,还没换成钱呢,你就惦记着花上了?”

“嘿嘿,嘿嘿。”葛蛋讨好的笑着:“那不是村里大伙说了嘛,咱们仨跑这一趟也是辛苦的。咱们又是要卖粮食,还要给乡亲们采购一些县里的年货。村里包咱们两顿饭嘛。嘿嘿。”

旁边的种田好手李贵瞧不起葛蛋这样,他说道:“咱们来时都说好了,这是辛苦费。算咱们每人五毛钱,你要是不吃,你就能拿着五毛钱带回去。你带了饼了,你吃口饼不就行了,还这馋呢?五毛钱带回去不好吗?”

这每人五毛钱的辛苦钱是由卖粮食的村民集体分摊的,每户人家算不到多少,想一想省去的麻烦,大家都觉得值。

就在李贵教育葛蛋要省钱呢,一个骑着自行车穿着蓝色工装的男人停在了油条摊子前。

“师傅,拿两根油条,在打一碗豆腐脑。”男人要了两根油条,又从旁边摊子买了一碗豆腐脑。在不少人艳羡的目光中坐在了矮脚板凳上吃起了他的早餐。

坐在马车上的葛蛋羡慕得两眼放光了。

“一顿饭吃两根油条!还能再吃一碗豆腐脑?这是人过的日子?这王母娘娘过生日也不过如此啊!”葛蛋喃喃道。

“支书,你看那崭新的自行车。比咱们村里那台自行车漂亮多了!”

李抗日给了葛蛋一个白眼,村里那台自行车都是那年月的事情了。那都是当年小鬼子搞便衣的时候给便衣队配的自行车。算起来都他妈快十年了。

李抗日为了村里能有个像样的交通工具,自己从镇上搞来工具和零件,活生生修了两个月才把那玩意儿修到能骑。但那也是除了铃铛不响,全车哪儿哪儿都响的垃圾货。

和眼前这辆崭新的自行车完全没法比。葛蛋羡慕地看着骑着自行车,一顿饭能干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的人。不光他羡慕,李贵也羡慕。周围的老百姓很多都羡慕。

葛蛋忍不住问道:“支书,这是谁啊。”

“淮南钢铁厂的工人。”

李抗日道。“支书你怎么知道的?”葛蛋惊讶道。“叫你平时多认字,人家衣服上写着呢。「淮南钢铁厂」!”

对于这年头的中国人来说,早餐吃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是有些奢侈的。因为豆腐脑和油条都不算是饱肚子的东西。虽然从热量上来说,两根油条的热量足够了。

而且油水很多,所以理论上它其实挺抗饿的。但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油条只能算是一种精致的点心。正经想要吃饱,那还的是大饼、馒头。

早上能光吃油条豆腐脑的人,要么是干的活不是特别重的体力活。要么是在吃午饭前的间隙能吃些小零食。不论是哪种,都是让人羡慕的。尤其是现在,油条作为炸货,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是当一个肉菜来吃的。别说安徽寿县这个地方了。就算是在上海,炸好的油条剪成小段也是能端上桌当请客吃饭的一道菜的。

葛蛋当真是羡慕得一直在流口水,李抗日看了看时间,这个点粮食站还没开门。

他索性对葛蛋和李贵说道:“要不咱们先吃个早饭,吃完了再去粮食站卖粮食。”

葛蛋蹦了起来:“支书,你能先借我四分钱不,我买根油条。等会儿卖了粮食我还给你。”

李抗日无奈地摇摇头,从兜里掏了四分钱给葛蛋。“就你这样啊,给你多少钱都不够你花的。”十九岁的葛蛋压根不听李抗日的,他拿着四分钱就跑去油条摊买了根油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贵和李抗日花了两分钱从旁边卖小刀面的摊位上买了碗热面汤,店家大方地给了一勺辣子,还多下了些蒜。就着一大碗热汤,三人蹲在一边吃早饭。

李抗日和李贵从怀里掏出麦饼,这天寒地冻的,麦饼早就凉了。不过放在怀里至少没冻硬。就着热汤泡开,尤其是汤里有辣椒有蒜,热气腾腾的喝上一口。再把冷掉的饼子泡进去捞起来吃,那滋味别提多美了。相比较来说,葛蛋单吃一个油条,就是香香嘴。在李抗日和李贵看来根本不顶事儿

。还多费钱。李贵一直念叨着葛蛋这年轻人败家,不懂节约。而李抗日则是蹲在路边,一边喝着面汤,一边看着路边来来往往的人群。寿县如今比从前繁华了不少。一边吃,李抗日一边挪动着脚步。一直挪到淮南钢铁厂那名工人那儿。“师傅,淮南钢铁厂的?”

李抗日端着面汤问道。“嗯。”吃油条的工人点点头,颇有些自豪的神情。“师傅,您这自行车看着可真好。”李抗日道,对方笑笑没搭话。李抗日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我记得淮南钢铁厂在市里面啊,师傅您怎么跑到咱下面寿县来了。”“这算是出差跑跑工作呗,还能为什么。”

这名钢厂工人吃完一根油条,开始吃第二根。李抗日点点头:“还是你们工人好啊,不像咱们农民。早饭连个油条都舍不得吃。”这话说得钢厂的工人有些不好意思,钢厂工人抬头看了看路边拖着粮食的马车,他说道:“你们进城卖粮?”“嗯。”“老乡,今年粮食打的多吗?”

“我们村算是丰收吧。每亩地三百斤小麦,能过个肥年。师傅,你们钢厂的效益怎么样?”“哎呀,这还真别说。明年钢厂还要扩建。”“那师傅你来这寿县是买矿?”

“嗨!哪能呢!寿县没煤没铁,这能买什么啊。我是代表厂里来卖钢铁。听说寿县这边要搞很多国有的养殖场和配套的东西。

厂里让我来看看。”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因为是出差来干活的,钢厂工人也没有掐着时间上班的需求,他这一顿饭磨磨唧唧的和李抗日聊了十分钟。

李抗日的热汤喝到最后都变凉了。最后两人挥手告别,搞得李贵和葛蛋纳闷。

“支书,你认识那位工人师傅啊?”

“不认识。”

“那你们聊那么久?”

“嗯。”“支书你们在聊啥啊。”“随便聊聊。”

李抗日不打算多说什么,他让两人把车套好,这个时间点粮食站肯定开门了。

粮食站是国有的,粮食作为国家战略级的大宗货品,一开始就必须要统购统销。不然私人把控粮食造成的可怕景象,已经在历史上重演无数次了。

因为粮食站的收购价格是固定的,所以村民们把粮食都交给李抗日他们卖也放心。只要称好粮食的重量就能算出多少钱了。把这次村里拿出来卖的余粮全换成钱,李抗日一共拿到了二百八十三块五毛钱。

这次委托他来卖粮的一共有二十九户人家。平均每户人家可以分到九块七毛七分钱。再把全村的兔毛卖了,平均每户人家可以在分到五块钱兔毛钱。

看见粮食和兔毛卖了钱的李贵和葛蛋很兴奋,他们用布把钱包好,让李抗日塞进怀里。而李抗日却在心里打起了一个小算盘。

喜欢四合院之我说都听着,不许反驳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之我说都听着,不许反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