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每户还能轮着到店里来帮忙干活,赚工资不说,年底还有分红!
鸡公村往后的日子,又能好起来!
林洛想的却是另外的事。
以往都是靠鸡公村供应食材,不够了干爹王汉生再带人去邻近几个村子收一点,反正收的不多,也没人管。
以后食材消耗增多,再靠王汉生去收,怕是不太方便。
明朝的户籍制度非常复杂,也很严格。
农户就是种田的,匠户就是做工的,商户才能做生意……
鸡公村以农户的身份,做点小生意还行,反正离应天城也不远,但以后想发展,很困难。
“能转成商户就好了。”
林洛琢磨着,自言自语。
王汉生大烟袋一磕,“那咋行!好好的秀才老爷不做,去做商户,还不得给人笑死!等这几天生意稳定了,我和大虎守着火锅店,你还是用心读书,后面还要考举人,考状元!”
“弟,咱爹说的对!”
王大虎已经换上了掌柜服,擦擦手,“我脑子笨,只能做些杂事,家里还是要靠你念书做官!”
“我随口说说,干爹别当真……”
林洛笑了笑,这话不兴说。
在古人眼里,农户再穷,也是良家子弟,读书考科举,做大官,光宗耀祖。
这才是正经!
商人能赚钱又怎样,和秀才老爷比起来差十万八千里!
“林老爷!”
远远的,昨天来过的蓝府管家,在和宁街上喊道。
“我家老爷见您还没去接手庄园,派小的来带路!”
“那个两千亩的庄子?”
王汉生闻言喜道。
蓝府管家向王汉生拜了拜,“在城门外不远,良田两千亩,已经过户到林老爷名下了。”
“那快去看看!”
王汉生催促道,“大将军真大方!我昨天听人说,都是上好的田地,一亩地种出来的东西,比得上咱们村十亩地!”
“好吧,干爹您帮我看着点火锅店,我带大虎去瞧一瞧。”
林洛站起身,照说蓝玉不应该急,反正已经给了,兑现了诺言,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关系。
不过,既然派人来催,那就去看看!
王大虎叫上了两个青壮村民,跟在林洛身后。
出了正阳门,大概又走了三里地,在一处河水转弯的地带。
林洛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不到两百户,和鸡公村规模差不多。
但这里的地,可比鸡公村好太多了!
一把捏过去,就能感觉到土壤的肥沃!
这正适合种一些高产的农作物,比如土豆、玉米之类的,只要收成好,以后还能向大明其他地区推广!
几个在村口玩闹的孩童,穿的破破烂烂,好奇的打量着进村的这行人。
蓝府管家给了小孩子们几块糖,对其中一个说道,“你爸爸呢,快去让他把人都集合起来,正阳庄的新庄主来了!”
小孩拿着糖四散跑开。
不一会儿,一群群男女老少,向村口涌来。
大部分人都穿的破破烂,面黄肌瘦,看上去很是贫穷。
其中,有稍微穿戴整齐的一群人,站在一起,看向林洛的目光有些奇怪。
林洛也在仔细打量着这伙人,他们的衣服上虽然打了很多补丁,但大体上还是能看的出是同样的颜色,同样的款式。
“军户?”
林洛脱开而出,这些人竟然是明朝的军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