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朱元璋说到,“这个就是口令,你看对是不对?”
这下,轮到看守的汉子蒙了。
“没这个口令啊,朱老爷您再想想?”
“那咱也不知道了。”
朱元璋摇头,“算了,咱不进去看了。”
“你不知道,进去问问刘大荣,他是负责人,他肯定知道。”
蓝永贞一看朱元璋要走,马上向那汉子道。
口令当天下发,除了几套通用的口令,确实会有不知道的。
“那我去问问,你们稍等。”
那汉子也明白,朱老爷和林爷关系密切。
若不是电报房规定的非常压根,换做其他地方,蓝永贞带着朱老爷随便看,随便逛。
“朱老爷,您稍等。”
汉子进去以后,不多时,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小伙子,匆匆跑了出来,之前看守的那汉子,跟在后面。
“朱老爷,您可来了!”
小伙子热情的对朱元璋喊道,“我等您好几天了!”
“刘大荣,你在等朱老爷?”
蓝永贞奇道。
“可不是,林爷临出发前,说朱老爷必定会到电报房来,对上口令了就让我带朱老爷进去。”
“你就是刘大荣?”
朱元璋也很奇怪,“你是电报房的负责人?”
弄得如此神秘,可见电报房的确是正阳卫的机密,可是,负责就是眼前这个二十岁不到的毛头小子?
“是,林爷看得起我,让我负责电报房。”
刘大荣笑道,“朱老爷也莫怪,林爷说过,您就是他亲爷爷,不是外人。”
“那咱要是对不会口令呢?”
一句亲爷爷,让朱元璋眼睛微眯,乐呵呵问道。
“对不上口令,那小的也没办法,只能请朱老爷多想想。”
刘大荣无奈道,“规定是这样的,如果把对不上口令的人放进了电报房,林爷回来得把我剥了皮,朱老爷莫怪!”
“咱不是那不讲理的人。”
朱元璋笑了一句,跟着刘大荣进了电报房。
正阳卫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卫所。
军纪严明,是根本!
该松的地方松,该紧的地方紧,纪律就该这样。
大孙做的对!
走过一段长长的回廊,朱元璋便在房间里,看到一排奇怪的铁盒子,上面还有各种按钮。
铁盒子前,还有坐着一个人,手不停的按着什么。
“这是电报机,他们都是发报员。”
刘大荣介绍道,“今天凌晨,正阳卫与前方进行了联系,最后一个中转站马上就要组装完毕,和林爷进行第一次联络!”
“有大孙的消息了?”
一听有林洛的消息,朱元璋也顾不得好奇,立马问道。
他每天都能收到大军传回的情报,但路上传递需要时间,朱元璋现在最新的消息,还是昨天传回来的,林洛亲手写的保平安的信。
“应该快了,我们正在调试。”
刘大荣说道,拍了拍旁边一个头上带着个奇怪东西的电报员,“怎么样?”
“马上好了!”
那个电报员比刘大荣年纪更小,才十四五岁的样子,“已经有信号了,正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