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国经过顾建成的院子,见顾学强还在修猪圈,叹口气走过去说:“学强,去屋里拿个纸笔。”
顾学强不知道他要纸笔干嘛,但还是听话的回屋拿了一支铅笔和一个小本子。顾建国接过来写了个电话号码和地址,然后道:“这是我在省城的电话和地址,有什么事儿就去找我。”
顾学强咧嘴憨憨的笑,“知道了大伯。”
顾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回了家。要是老二一家都是踏踏实实干事的人,他肯定会帮他们。但他们不是,帮了他们说不定还会整出很多事儿。
傍晚,顾建国把田慧英和韩家两兄弟接到了家里,明天他们一起去省城。张春桃见了回屋就问顾建成:“大哥大嫂他们这是要干啥?”
她今天去了娘家,还不知道顾建国他们要搬到省城的事情。
顾建成在床上躺着打盹儿,听到她的话眼睛都没睁,“要搬到省城。”
“啥”
张春桃声音尖利,顾建成不悦的睁开眼,“你吵吵啥?”
“不是,他们要搬到省城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不早说?”张春桃有些着急,把顾建成从床上拉起来:“你赶快去找你娘,让她跟大哥说,我们都跟着去。”
顾建成甩开她,“你咋那么大的脸?你凭什么跟着去?就凭你天天找大哥家的麻烦?就凭你天天说一敏她们四姐妹是赔钱货?还是凭你天天念叨大哥家的东西以后都是你儿子的?”
张春桃不说话了,要是知道大房会这么出息,她做事肯定不那么直白。
在屋里转了一圈,她迈步往外走,“不行,我去给他们帮忙去。”
张春桃风风火火的到了顾建国家的院子,见王月菊和田慧英正在厨房做饭,她笑着走过去说:“大嫂做饭呢,我听建成说你们要搬到省城?东西收拾好了没,用不用帮忙。”
王月菊回头看她,“都收拾好了,不用。”
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一耳光
王月菊见到张春桃那谄媚的笑,心里不由得冷笑。
人就是这么现实,就在昨天张春桃还话里话外的讽刺她没有生出儿子,现在就谄媚的问她用不用帮忙。不用想就知道是听说了他们要搬到省城了。
“东西都收拾好了,不用帮忙。”王月菊拿着铲子翻炒着锅里的菜,声音很淡,让张春桃脸上的笑有些僵硬。
“大嫂,大哥他们在省城做什么生意啊?肯定挣了不少钱吧,还是大哥有本事,大嫂你真有福气。”
张春桃嘴里说着好听话,心里却嫉妒的要死。凭什么好事儿都让王月菊得了,生不出儿子还能搬到省城住,真是没有天理了。
王月菊看着张春桃脸上的笑,心里一阵舒坦。人啊,还是得有本事,得把日子过好,这样就是那些讨厌你、嫉妒你的人,一样得在你跟前讨好的笑。
“卖衣服,没挣多少钱。”王月菊道。
张春桃当然不信这话,“大嫂谦虚了,要是没挣大钱,大哥能把你们都接到省城。”
王月菊低头炒菜不说话,张春桃又忍着心中的嫉妒,笑着说了几句好听话,见王月菊都是爱答不理的,冷着脸转身走了。
回到家,她对着顾建成说:“你大哥一家,还没怎么样呢,就不认我们这些穷亲戚了。我跟大嫂说话,人家爱答不理的。”
顾建成躺在床上眼睛都不睁的说:“你以前跟大嫂不好好说话,人家凭什么跟你好好说话?别瞎吵吵了,赶快做饭去。”
“我不做,气都气饱了。”
第二天,五点多钟顾思晴就起床了,她们要赶第一班车去县城,然后转车去栗州。这次带的东西不是很多,路上轻松不少。
下午四点多钟到了栗州市,没有去店里,他们直接到了新买的宅子。顾思晴和顾三静一进去就前前后后的在宅子里转了一圈。
见这宅子这么大,顾思晴在心里算这么大一个宅子,以后要是拆迁能赔偿多少。至少得千万上亿了吧。
不行,一定得撺掇老爸有钱了在这里多建房子,至少建个六七层,到时候赔偿的更多。
想着以后的赔偿款,顾思晴呵呵笑了起来,这辈子至少可以当拆二代了。
顾三静见她笑也跟着笑,“小四,这院子真大,房子也多,太好了。”
“现在房子多了,你们可以一人一个房间,”顾建国笑着走过来说:“现在你们就可以去挑房间了。”
“啊?我们不住一起拉?”顾三静仰着头问顾建国,就听他说:“你还想四个人挤在一起啊?”
顾三静有些纠结,即想有个独立的空间,又想跟姐姐妹妹挤在一起热热闹闹。
顾思晴拉着她去挑房间,“先挑房间,以后要是想挤在一起睡了,挤一起就是了。”
顾三静想想也对,就跟着顾思晴一起挑房间。前院的十间房,正房肯定是爸妈住的,他们挑东厢或者西厢。最后两人选了西厢。
西厢房一共六间,但隔成了大三间。两人一人选一间,然后把中间的一间当成书房,以后两人就在书房学习了。
选好房间两人开始打扫卫生,先把卧室打扫出来暂时能住。
顾建国教王月菊使用煤炉子,王月菊看着煤炉子里的火苗,有些嫌弃,“就这么大的火,啥时候能做好饭阿?”
顾建国哭笑不得,“在市里是没有柴可烧的。”
“不过厨房这么大挺宽敞,以后直接在厨房吃饭,不用再把饭菜端到堂屋了。”
“不仅厨房宽敞,其它地方也宽敞。”顾建国凑近媳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