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舒宁将话头转向了另一个:“大概是最近天热,内务府的冰少吧。”内务府当真是这么说的,宜嫔抢了她的东西,但内务府管着这个官员不也没有反驳,还特地选了她这个软柿子捏。
真实的内务府可不是只服务于后宫,下属机构多达五十处以上,职官三千余人,上三旗包衣的所有事物,包括宫禁可都是内务府管着的,哪怕是户部,也不过三百人,内务府的人可是六部之中人最多的户部的十倍。
就连夏天管着冰的地方,也不仅仅只给后宫发冰块儿,祭祀场所、六部官员、国子监、都察院、理藩院、宗人府、太医院等等都是从一个地方领冰。
就看内务府最高长官是几品就知道了,内务府总管可是从二品,当过这个差事的官员,要么是皇帝心腹,要么就是宗室子弟,比如说纳兰明珠、年希尧、庄亲王胤禄、富察傅恒、和珅这些人。
不过管着后宫的大概是内管领处,掌供内廷食用、赏赐、祭祀所需点心饽饽、瓜菜、酒醴酱醋及玉泉山水、冰块与各种器物。
其实万琉哈氏的父亲托尔弼就是干这个活的,只是内管领一共三十人,每月十人轮流办差,且托尔弼主要管的是器物,不管冰块儿。
六月底的时候,舒宁趁着托尔弼正在办差,还递了信过去,问了下银枝的妹妹小选的事情,这个月当然就轮不到托尔弼了。
康熙听了舒宁的话没说什么,第二日去看望贵妃的时候问了句:“内廷的冰不够吗?我瞧着你这里冰也不多。”
佟佳贵妃一时有些感动,又道:“太医说我吹不得风,冰也不能整日的用,所以屋子里才只放了一点。后宫的冰应该是够用的,原本送来的,比如今的要多三四倍呢。”
康熙了然,又想起之前去翊坤宫时看到她的一个冰鉴还不够用,得用两个冰鉴才行的样子,出了门之后就告诉顾问行:“如今管着冰块儿的内管领是谁?撤了换新的。”
他虽然宠着嫔妃,也愿意多给她点体面,但不意味着允许别人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破坏规矩。
这事儿舒宁还不知道,只是听金果说事情成了,第二天早上去给佟佳贵妃请安的时候,就听安嫔笑着问宜嫔:“如今天气热,我瞅着妹妹的衣裳也薄了不少。”
宜嫔听见安嫔问以上,十分得意,觉得安嫔识货:“安嫔姐姐眼睛真好,我怕热,皇上赏了暗花纱,这衣裳绣房昨儿才做好送来,十分轻薄透气,夏日里穿正好。”
“妹妹贪凉,听说屋子里从早到晚都用着冰,还让膳房每餐都送冰碗吃呢。”
宜嫔觉得有些奇怪,平白无故的,安嫔打听这个做什么,于是没回话。
但荣嫔却插了一嘴:“是啊,前段时间我还想着为什么大膳房给我送来了冰碗,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沾了宜嫔妹妹的光呢。”
于是安嫔接着道:“只是怕妹妹你年轻不知道,这凉东西吃多了不好,冰块儿放在屋子里更是寒湿,日日这样,只怕是伤了身子,以后子嗣上也会艰难许多。”
宜嫔总觉得安嫔不会这么好意,刚想思索着回什么,就又听安嫔说:
“可我听说你姐姐郭络罗贵人曾劝过你少吃这些东西,说是不好,想来你不会不知道这些,妹妹得皇上盛宠,如今也都两年了,一直未曾有孕,难道是妹妹你自己不想?”
这话就很严重了,嫔妃入宫是干什么?不就是为了给皇上延绵子嗣吗?
疑影胤禛
宜嫔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怎么会!我日日都盼着给皇上生一个白白胖胖的阿哥呢!安嫔你怎么能凭空臆造呢?”
安嫔却不生气,她等这日可等了有快一年了,上次宜嫔故意给她没脸,当着大家的面戳破尹佳答应去找她哭诉的事儿,导致她颜面扫地,还丢了宫务,她可一直记着呢。
在绣墩上坐着的舒宁看着这场戏,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这事儿当然是假的,谁都知道哪怕是宜嫔再蠢,都不会刻意的想要避孕,但是这事儿谁又能证明是假的呢?证据呢?
宜嫔自己信不信有什么要紧的,甚至皇上信不信都没关系,她要的就是皇上心里留下一个疑影而已。
就算皇上因为宠幸这宜嫔,觉得宜嫔不至于这样,那让皇上知道宜嫔不注重自己的身子,导致不易受孕,也是好的,皇上那么盼望孩子,又那么宠她,可宜嫔为了自己的畅快,让皇上的期待落空,皇上难道不会因此失望?
再者,就算不说孩子的事情,康熙是个什么人?他是个能写出《庭训格言》的养生达人,对于这种不在乎自己身体的是举动,会有好感吗?
只是她没想到安嫔连郭络罗贵人去劝过宜嫔的事情都能打听出来,果然入宫早,地位高还是有些好处的,这样子的消息,她就打听不出来。
不过这个消息,倒真是为安嫔说的话增加了不少的可信度,不管宜嫔是因为什么缘故不听姐姐的话,安嫔都能往宜嫔故意的这个方向引导。
“这怎么能算是凭空臆造呢?”安嫔开始一条条的列举:“你看你身上吃的、穿的、用的,哪一个对身体有好处了?那风轮、那冰碗、那冰块儿,难道是假的不成?”
还没等宜嫔反驳呢,安嫔就继续道:“原也是我瞅着妹妹这样子对身体不好,所以次提醒一句,若是妹妹不喜欢,那姐姐我啊,就不说了。”
宜嫔被呛的说不出话来,好几个呼吸之后,才对着安嫔道:“安嫔姐姐大可不必操这个心,我一定会为皇上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阿哥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