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3等苏桐从柴仓的地窖里把东西一样样往外拿的时候,马大明父子俩都惊呆了。
石头对苏桐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桐丫姐,你啥时候挖的地窖啊!”
“本来就有,我第一天打扫卫生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次刚好用上。”
马大明道:“老伍头年轻的时候打过仗,见识多,估计挖这个地窖也是为了有备无患。”
王桂兰来闹了一场,一点便宜没占着反要赔偿吴桐的损失,回去还一连三天被大喇叭喊到村部受教育。
砸自己闺女的屋倒是其次,主要问题是损害了村里的集体荣誉,破坏了云山村的形象,在上级领导和记者面前严重暴露了村里的短板,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吴支书还放出话来,现在是评“先进村”的关键时刻,大家要相互监督,不允许任何人掉链子。
村民们不在乎荣不荣誉的,但也知道“先进村”能带来好处,就村里这台拖拉机还是隔壁村得了“先进村”配上新拖拉机后淘汰过来的。
还有的先进村脱粒机都配上了,不像他们村,秋收的时候还得让老牛拉着石滚,一圈圈地碾。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王桂兰不管干啥都有村里人盯着,心想你要闹自己闺女我们管不着,但是影响我们村评先进,那就不行。
王桂兰想再去找碴都没找着机会,在屋子里气得直打转,恨恨地跟吴冬玲道:
“给你哥发电报,让他回来!我还不信就治不了那个丫头片子了。”
吴家富也是云山村出了名的混子,比起吴二赖子混的可不是一个层次。
吴二赖子虽然也是混子,但家里就一个娘,从小没靠山,典型的欺软怕硬,没啥本事尽恶心人。
吴家富是吴大山的第一个儿子,家里几辈老人都当眼珠子瞧,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
从小就欺负吴桐,吴桐小时候烧了三天三夜那次,就是大冬天被吴家富推进了池塘,结果吴桐差点丢了命,全家上下却对吴家富连句责骂都没有。
吴家富从小娇生惯养,干不来地里的活,稍大点便跟着一帮同样游手好闲的混子坑蒙拐骗,什么都来,是派出所受教育的常客。
今年夏天突然说认识了个大人物,要跟着去外地闯闯,然后一去三个月,回来破天荒的给了家里扔了三十元钱,说是他挣的,还说让家里给多准备些彩礼,他要娶城里媳妇了,彩礼少了对方没面子!
给王桂兰兴奋得恨不得去拜祖坟,逢人就说她家大宝有出息了,挣大钱了,要娶城里媳妇了!
这一晃吴家富又出门快三个月了。
吴冬玲始终惦记着吴桐的那个没到手的铁壳暖水瓶,虽然大哥一回来她也没好日子过,但是想想能让吴桐遭殃,她还是从抽屉翻出半张写着地址的纸头,兴冲冲地去发电报了。
王桂兰没再来找碴,苏桐也乐得清闲。
马大明只用了一天就盘好了炕,往里加了细柴,用小火慢慢烘着,待半干的时候还得再糊一遍泥、修整烟道,然后再用大火烧……
趁着烘炕的功夫,马大明又帮着把屋顶和院子里的几处破漏修补了一下,尤其是院子门。
等炕完全烘干的时候,郑良平的篾匠活儿刚好也收了工。
苏桐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几人好几天,最后按最高标准给郑良平和马大明结了工钱,马大明死活不收,可是又拗不过苏桐……
最后不光是他,连帮着打了几天下手的石头都被塞了份小工钱。
父子俩是又惭愧又高兴,但是按着桐丫说的回到家把钱往石头娘面前一递,果然早就准备好了的扫帚就没落下来。
郑良平虽然结工钱的时候没说啥,但隔了几天却默默地送来一堆筐啊篮啊篓子什么的。
最让苏桐高兴的是还有一个背篓,比她以前那个旧的精致好看了许多。
翠芬婶子喝到第四天药的时候就挣扎着下了地,佝偻着身子开始里里外外地忙活。
苏桐见了翠芬婶也没多劝,她知道庄户人家都不是金贵命。
吴二赖子不知又跑到哪去混了,一连几天人影都没见一个,家里家外都是活,硬要她躺着也躺不住。
只交代她一定注意保暖,少沾凉水,她肺上有问题,一旦反复更麻烦。
这天苏桐从翠芬婶子家出来,还没走出多远,吴二赖子便从路边的树丛里窜了出来,大喇喇地往她面前一拦。
苏桐皱了皱眉,上次是晚上看不清楚,这大白天一见,吴二赖子顶着油腻打结的头发,穿了件胸前油光发亮的破棉袄,也不知多久没洗了,还真是让人“退避三舍”。
“哟!桐丫妹子啊!这是又去替我娘治病了!”
吴二赖子的语气居然透着一股子得意。
苏桐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她今天心情好,不想脏了手,绕过他准备直接走。
“哎!哎!别走啊!哥话还没说完呢!”吴二赖子转身想拉住她。
苏桐嫌他脏,忙后退一步闪开,怒道:
“有事说,没事滚!”
“啧!别发火啊!你看咱这不都是一家人嘛!要真算下来我还是你堂哥呢!”
苏桐朝前后看了看,这条路上没什么人,挺好。
吴二赖子见苏桐没反对,嬉皮笑脸地朝她伸出手指,捻了捻。
“那个,妹子啊!哥最近手头有点紧,你看能不能……”
苏桐抬腿便踹出一脚,正中吴二赖子胸口。
吴二赖子没防备,一下子飞出老远,蜷着身子在路上哀嚎。
苏桐在旁边枯草上蹭了蹭鞋底,眼神都没多给一个,径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