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热浪宋墨归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郑南噎住了:“……”

陈岁明白了。

徐放为什么能上班四十分钟了还在工位上肆无忌惮地睡觉,而他周围的同事没有一个人敢叫醒他,甚至于他的直接主管都骄纵他,其中的逻辑关系,陈岁全明白了。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人脉的本质是资源互换。”陈岁和郑南的关系不算亲密,但好歹是在同一家公司一起工作了七八年的老同事。陈岁好心提醒:“除非你打算转行,也进军进军影视圈什么的。”

储备人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郑南确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徐放的关系:“我也是在他进来后的一个月才听说他的背景的。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才好?”

陈岁多了个心眼,反问郑南:“他的背景,你是听谁说的?”

“研发部有个同事是他的高中同学,听说徐放从以前就不喜欢别人知道他的家庭情况,一直都很低调。有一次,他妈妈开法拉利去补习机构接他放学,被看到了,然后全校就都知道了。”

“……”陈岁做了很多正儿八经的猜测,比如哪个高层的关系,交代要多多照顾之类的,没想到故事的性质还有点滑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建议是用好他。至少也要把他应有的岗位价值发挥出来。任由他这么自由散漫,只会让领导质疑你的能力,毕竟你是他的直属上司。就好像我今天看到他在那边睡觉,我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找你一样。”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对于郑南能否驾驭得了徐放,陈岁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

“你想想吧。”想来郑南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一时半刻也想不出什么来,陈岁决定结束这场对话了。

“行。”郑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那我先出去了。”

陈岁“嗯”了一声。

郑南带着点惆怅,带着点若有所思,将陈岁办公室的门关上后,被一直站在门口没走的徐放吓了一跳。

“你怎么还在这?”郑南抚了抚心脏,看着一脸过意不去的徐放,惊呼。

徐放伸出胳膊搭在郑南的肩膀上,过意不去地对他说:“对不住了南哥,晚上请你吃饭。”

公司的隔音效果郑南是知道的,况且他们刚刚在办公室里谈话的声音不算大,就算徐放从头到尾都站在门外,也必然一句话都听不到。

郑南反手拍了下徐放,转而用轻松的语气安慰他:“问题不大。”

隔天早晨,陈岁和黄以航被艾姐叫到办公室汇报工作。

“我们一项一项过。以航,人员情况梳理得怎么样了?”

黄以航递上材料,艾姐一份,陈岁一份,然后说:“这几天我跟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聊了一下,也跟个别员工进行了深入对话。两位手上这份,就是我根据谈话情况梳理出来的,目前我们运营部的人员战力情况。”

陈岁看到表格上,黄以航用星值标注了每个员工的实力,自上而下排序后,倒二列写明了每个员工所具备的最突出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绘图能力、文字能力等等。最后一列备注了黄以航个人建议的,该名员工更能发挥所长的部门及岗位。

简洁又具体,没有一个无效信息,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一份材料。

“太好了。”艾姐一边研究一边说:“我要的就是这个。”

在艾姐思考的过程中,陈岁也在认真获取信息。

“这份先放我这,容我再仔细思考一下,回头我们再细聊。”艾姐将资料放进一个红色的单页夹里,抬头回复黄以航。

黄以航汇报完,轮到陈岁。

虽然黄以航的工作做得很细致,但陈岁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只是清晰地将自己的方案阐述出来:“为了推动新产品落地,而且还要成功落地,我建议在现有的内部开发工作基础上,同步和营销部合作,以营销加运营两人一组的形式,展开新产品全国试点调研。这份是我初拟的计划。”

艾姐和黄以航同时去看陈岁呈现的材料,上面清楚地列出了调研地区、周期、时间安排。只有人员暂且用字母表示。

“这个产品是很重要,但其他产品也要迭代和运营,你们那调得出那么多人手吗?”艾姐粗略算了人数,问陈岁。

陈岁就在这等着,微微一笑,说:“比较吃力,所以上面的人名我先用字母替代,想向艾姐你申请,从每个部门借调一到两人,组成临时专项小组,一起完成这项工作。”

黄以航预感不妙地动了动眉心。

艾姐考虑了一会,说:“有倾向的人选了吗?”

“本来还没什么头绪,多亏了黄总。”陈岁抬起嘴角,看向黄以航,重新拿出他刚刚汇报的那份人员名单。

黄以航心一跳,后牙槽差点咬碎了。

“我非常同意陈总说的调研工作。”黄以航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头脑飓风,力挽狂澜,道:“但我有一个更好的提议。”

“你说。”艾姐看向黄以航。

“我建议采用自由报名的形式组成这支专项组。毕竟是要奔赴全国调研,出差距离远,周期长,如果采取强制的形式,还要花很多精力和员工沟通,调动积极性。假设有员工敢怒不敢言,勉强答应,既干不好调研,还耽误了原本的工作,得不偿失。不如把这个计划公开,让感兴趣、有意愿的员工自己报名,把员工的自驱力用好,可能效果更好?你们说呢?”

最理想的莫过于直接用黄以航的调研结果,就地组成最强战队。有兴趣,有自驱力是好,但组员实力参差不齐,陈岁同样要花很多精力。况且专项小组有其临时性,没有那么多时间是一方面,就算有时间,培养完之后,组员该回哪个部门还是回哪个部门了,并不会再为陈岁所用。对陈岁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得不偿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