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兰陵调喻斑斓结局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确实漂亮,不亲眼见到我也不信。可惜这些东西不能吃也不能玩,没有半点实际用处。”九少笑道,“你父王老被这些东西熏着,玩物丧志,难怪丢了江山。”

“哎哟——”双胞胎齐声叫起来,“原来还是公子家的东西。”

中丘的赤印,一共六枚,对应六级等阶。朝廷颁令时,父王都要用相应赤印下印,每份政令右下方都有一块赤色图腾。我小时候老把那枚最大的麒麟兽含在嘴里,父王怕我咬坏了牙,就把不常用的都藏起来。有一年要处决一批死囚,他一时找不到那枚最大的,就把他们都改成流放了。

中丘破国的时候,那批赤印就没了踪影。如今竟然流落到王瑞通家里,不知道那颗为首的仁兽身上,还有没有我的牙印。

公主总要时时刻刻折辱我,她对侍郎笑道:“什么好东西,去拿来看看。”

侍郎对我说:“这也算一件宝物。可惜我们南国人不好此道,若是太师得了,他定会还给公子。不过现在留在九少家也是好事,世伯是个风雅人,总会好好保存这些印章。”

公主便瞅着王九少。

那一个想是很得意,语调也尖锐起来:“我爹爹收了几天,就分给几个姨娘了。她们要是拿来玩,就不知会扔去哪里,要一枚枚收回来可费事。”

其实我并不想拿回来。我在南岭待久了,这种泼墨画似的生活,粗线条的墨汁随意四散,让我同这些人一样,早忘了该怎么欣赏六枚宝贝。

公主凑近我的脸轻声道:“要是你想要回那些石头,今后就要听我的。”她的几缕淡发碰到了我的鼻尖,我被迫着朝后仰。拉开一段距离后,才看清她眼里的促狭,简直在幸灾乐祸地闪动。我又被迫掉过头去,掩饰嘴角的上扬。

南岭往事(三)回去后我把赤印的……

回去后我把赤印的下落告诉母亲,母亲几乎落泪。这些年母亲哭的时候多些了,可这并不是坏事,比起她刚到这里,腰板挺得笔直,却把屈辱闷在心中的倔犟,这样让人放心许多。我感觉到母亲的变化,她像扶鸾山上的铁矿,默默看着天云变色。虽然永远是羊脂玉比较珍贵,但是铁石不怕敲打,也不怕受伤害,

回想我生命中见过的女子,谁也比不上母亲的坚韧。玄冰同我一样,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公主是娇贵的琉璃,明亮却易碎。只有郭萍萍由母亲一手教导,学得有九成像她。可惜她的心太过单薄,没有赞美他人的胸怀,也没有讥讽自己的智慧。

游栗也由母亲教养长大,刚来南岭时只比我高了半个头。却把自己当作真正的侍卫,提着剑正襟危坐。长大后,他渐渐成了我的朋友,成了母亲的养子。如果他和我都是被迫迁徙的梨树,无疑是他成长得更为健康和挺拔。我的成长依赖母亲,她是吊在我脖子上的一根绳;可是游栗的力量却来源于他自己。

一日游栗带回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武将。他在王宫内也有几个朋友,平时一起喝酒聊天,却很少带这些人回来。此人叫郭池,是外城军的营官。我略有耳闻,他喜欢与任何人称兄道弟。十几岁的时候被营地的佐领看中,留下来做跑腿的随从。他在军中二十多年,有许多死党知己。游栗刚到南岭时,曾给他的马吃了酸腐豆乳,结果宝马拉到虚脱。他俩认识后成了朋友,游栗每月总会去他的营房,用银钱换些实物,顺便把他营房中马都洗刷一遍。

郭池虽然人缘很广,却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南岭军队分成内城与外城两部,内城军多数是王族贵戚,军饷和地位都高出外城军很多。这些年他总想调入内城去,或是去中丘谋职。有时喝醉了,就会和游栗唠叨好久。

母亲说:“郭校尉来我们这里,若是太师知道了,你可要被训话了。”

郭池显然有点怕,但立刻说不要紧。

“冯将已说明要调我去中丘,不用再受管束了。”

游栗说:“我听到冯将军也诸多抱怨,这些月还被人扣着走不了?”

郭池笑道:“对阿对阿。可怜他在中丘才娶了小娘子,心里正煎熬着,这些天不好过呢。”

冯计风流成性,到了中丘无人管束,他划地为王,还不无法无天。那年庄太师在一批得意门徒中选中了他。冯计带了十万军调往中丘,但这些年未起任何战事,那些兵过惯了安逸的生活,有些在中丘娶妻生子,早就不愿再回来。可南岭命令他们每年回来报备一次,受内城军的监督训练。他们中多数在中丘逍遥惯了,不愿回来受气,到了报备期就装病。还有些干脆离开军队,在中丘自谋出路了。

这是太师最忧虑的现状。中丘与南岭不同。南岭的男子不是务农,就是入武,文官或商业都乏人问津。可中丘有繁华的商市,有通畅的运河,幽径尽处是学堂,闹市对街开酒馆。他的军队放了出去,就不再属于他了。

他无法解决,简直是进退两难。他也没有做暴君的潜质,可以杀一儆百,收敛军心。幸好冯计够忠心,每年都按时回来,还拉着几车绸缎陶瓷,到处分派送人。

郭池咕咚咕咚喝咸肉汤,下巴上染了一层油。他的袖管也是油亮亮的,又拿去抹脸,使得整张脸更油腻了。

“夫人,您的汤没味儿。这片肉这么漂着真寒掺,我都不忍心咬了。”

母亲笑道:“盐用完了。你来得不巧。”

郭池脸一沉,正对他的烦心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