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被转到御前,检查过瞭,再随万岁爷写给几位皇子书信一道送往南边。
不同于三贝勒竭尽全力为马傢补窟窿,五贝勒隻看在额娘的面子上给瞭郭络罗傢一万五千两。
这钱数是他和额娘商量过的,他给的和额娘给的加起来,正好是郭络罗傢这些年给的孝敬的两倍,已经算是仁至义尽瞭。
郭络罗傢贪瞭七十多万两,可花在额娘身上的就这麽点儿,他们已经双倍还回去瞭,郭络罗傢如果凑不够罚银,也赖不著他们。
乌雅傢这裡罚银倒是三傢最少的,不足百万。
娘娘那裡拿瞭三十万两,乌雅傢这些年给娘娘的孝敬加起来也就这些,其中有八万两是四贝勒出的,这事儿都传遍瞭,四贝勒离京前拿给德妃娘娘的。
但罚银是双倍上交,这些加起来,也还差十万两呢,十四阿哥给凑瞭五万,最后五万也是十四阿哥做主让十四福晋娘傢借的。
耗时一个多月,乌雅傢是几个傢族裡头一个将罚银交齐的。
第一个是马傢,马傢是最后一个月才交上的。
曹傢赶在日期截止的前两日将罚银交上,也是最后一个交齐的。
郭络罗傢和董傢都没能交齐两倍罚银,后者把贪瞭的都还回去瞭,凑够瞭本金,但前者贪瞭七十多万,最后交罚银却隻交瞭五十万。
康熙知道郭络罗傢已经尽力瞭,他们也没脸去求宜妃母子,为瞭凑银子,还让郭贵人给已经嫁到草原去的恪靖公主写信借钱。
傢中的女眷把首饰都拿去卖瞭,可这依然凑不足本金,因为郭络罗傢贪的大部分银子没有留在族中,更没有拿给宜妃母子,更没有留下来让族人挥霍享受。
郭络罗傢贪的大部分银子都流向瞭废太子,成瞭废太子那些年收拢人心的经费。
这案子真是越往下挖就越有意思。
郭络罗傢从前扒著废太子,他是知道的,隻是不知道郭络罗傢贪瞭这麽多银子,还把大部分上供给瞭废太子。
钟粹宫的厨子欺辱良嫔是真,但却还查出瞭乌雅傢在其中推波助澜。
马傢不过是包衣,都不曾抬旗,但一个厨子就敢抢老八孝敬给良嫔的东西,任职御膳房总管的马傢人就敢调换给废太子的供应,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这些奴才都有胆子欺负到皇子公主身上。
案子往下挖得越深,康熙便越发觉得这内务府是不整改不行瞭,而且是需要换皮也换骨的整改。
老八那套改法就很好,他这几个月结合这次的案子,反複仔细琢磨瞭裡面的内容,改无可改。
但这套改法不能是由老八来执行,内务府总管要换人做瞭。
四贝勒一行四月初离京,八月初回京,整个盛夏都是在比京城更热的南边度过的。
偏偏他们这回为瞭拖延回京的时间,差事办得格外用心仔细,拿出瞭十二分的精力,以至于康熙看著回京複命的几个儿子都愣住瞭。
早先,老八在书信中便向他描述过老四和老九的辛苦,老八当时还附带瞭一幅画。
这几个月老四送到京中的折子,其精细程度也无一不说明瞭这一点。
几个皇子,包括惯爱偷懒耍滑的老九在内,此次办事都很是认真辛苦。
但他也没想到会辛苦到这个份上。
老四本就偏瘦,如今更是瘦得下巴都尖瞭,不隻是瘦,还比从前晒得更黑瞭,本来因为年初翻田种地的缘故,就已经黑瞭不少,此次南下回来……都快黑成炭瞭。
老四是又黑又瘦,老九则是又黑又胖。
颜色上差不多,但老九的体型看起来和离京前一样,仍有几分圆润。
和老四老九比起来,老八这一趟南下简直就像游山玩水去瞭,面如冠玉,神采奕奕。
站在老四和老九中间,格外显眼。
但自从梁九功事发后,他便加强瞭对这些年长的皇子们的监控力度,所以他很清楚,老九这回没有偷奸耍滑,老八也没有。
隻是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喝口水都长肉,有的人天天晒也晒不黑。
忽略这些小节,这次差事不管是老四,还是老八和老九,都立瞭一功,便是他南巡亲自带著皇子和衆大臣去探查也不过如此瞭。
“差事办的不错,当赏,不过朕先给你们攒著,过几日再论功行赏。
八贝勒卸去内务府总管一职,调去户部当差,内务府总管由四贝勒接任。”
也就是说四贝勒和八贝勒身上的差事交换,四贝勒当内务府总管,八贝勒去户部。
“内务府这些年积弊甚多,也到瞭需要整改的时候,老八之前也跟朕提过这事儿,还拿出瞭行之有效的方案,朕看著还不错,日后你们两个多交流。
此事牵扯颇多,朕打算把十三也放到内务府,老四你和十三共同负责此事。”
正好也让他借著内务府整改的机会,好好看看老四和十三的能力孰强孰弱。
四贝勒和八贝勒领旨谢恩。
康熙则是把目光移向黑黑壮壮的九阿哥,瞧著倒像位猛将,可实际上连五力的弓都拉不动,从小就是个爱偷懒的,难得如今有上进心肯吃苦瞭。
“九阿哥调去工部,好好当差,不可懈怠。”
如果不是宜妃母子受郭络罗傢怠慢,如果不是老九这回当差的确用心,人都晒得能跟炭比黑瞭,如果不是老八不能生养,差这其中的任何一条,他都不会给老九这样高的爵位。
既预备给老九高爵,那就不能白白给出去,老九在巡视河道上肯下苦功夫,那便去工部当差好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