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皇上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但这话在皇阿玛身上隻说对瞭一半,皇阿玛是既爱长子又疼幺儿,隻有他们夹在中间的这一拨倒霉。
“运气何尝不是实力的一种。”八贝勒心平气和的道,“我们的运气也不错,皇阿玛身康体健,又注重养生,是长寿之相,我们这皇阿哥能当到孙子出生,隻要不去掺和那个位置的斗争,做什麽都有皇阿玛护著,这运气还不够好吗。”
上辈子有他那麽□□阿玛,皇阿玛都活到瞭六十九岁,这辈子他老老实实的,少瞭一个孽子□□阿玛,皇阿玛还不得活到七八十岁。
“我就是不服气,凭什麽太子一出生就什麽都有瞭,还处处端著储君的架子,我们是皇子,又不是奴才,他凭什麽看轻我们。”
储君之位,当以贤德服人,不然就以才干,无论哪一项,八哥都不输,凭什麽要屈居人下。
皇阿玛如今尚在,太子就已经待他们不怎麽客气瞭,难道等皇阿玛百年之后,太子就会顾念起兄弟之情瞭。
至于八哥说皇阿玛是长寿之相,能活到他们孙子都出生,九阿哥全然没当回事儿。
人之生死,恐怕连太医都很难一言定之,他自然是希望皇阿玛长命百岁,哪怕是活到他重孙子出生,弄个五世同堂,他才高兴呢,隻怕到时候太子会不高兴。
八贝勒哭笑不得,九弟如此看不惯太子,既有他过去那些年推波助澜的作用,又有太子本人的原因在。
不过,究其根源还在皇阿玛身上,皇阿玛一早就在太子和庶皇子之间竖起高墙,他们尊太子为储君,太子视他们为臣子,根本不论兄弟。
若隻是如此也就算瞭,可皇阿玛对他们这些庶皇子也大都是不遗馀力的培养,小时候名臣名将教导,长大瞭六部行走,娶的是八旗贵女或实权高官之女,出宫开府后还会分配佐领和属人,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甚至让他们监国……
平心而论,皇阿玛绝对是慈父,不光溺爱太子,对他们这些庶皇子也是溺爱的,溺爱到让他们骄纵,去夺太子位。
“太子……且看著吧,日后未必是太子。”
八贝勒有著上辈子的记忆,虽然上辈子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有他的一部分功劳,但哪怕这辈子他不出手,没有八爷党在其中推波助澜,太子也迟早被废。
这时候皇阿玛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化解瞭,而太子的性情——皇阿玛溺爱太子远甚于溺爱他们这些庶皇子,他们骄纵,太子那就更骄纵瞭。
所以无论他动不动手,都不会改变太子被废的结局。
九阿哥看著自傢八哥,虽然这话没头没尾,但他却是信服的,因为康熙四十二年时太子在朝中的最大支柱索额图被拘押,负责审讯的就是三哥和八哥,审讯内容到现在都不曾有风声露出,但索额图是被皇阿玛下令活活饿死的,而且索额图的罪名到现在都没有公佈。
谁都知道,索额图一身的荣辱都系在太子身上,那是为太子做事的权臣,那麽审讯出来的那些内容肯定也是有关太子的。
他记得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八哥开始为那个位置筹谋。
也是从那一年起,原本被皇阿玛当做贤王培养的三哥,与太子关系颇近的三哥,开始与太子渐渐疏离,皇阿玛开始培养十三弟做太子的左膀右臂。
对此,九阿哥是不忿的,皇阿玛居然越过他们上面这麽多做哥哥的,选瞭入朝没几年的十三弟作为下一个贤王培养。
哪怕他不稀罕做太子将来登基后的贤王,但皇阿玛就这麽把他略过去,把八哥略过去,把十弟也略过去,他这心裡头也不痛快。
涉及储位这样的敏感之事,哪怕是在八哥府裡,周围安静无人的情况下,九阿哥还是下意识放低瞭声量:“既然太子不行,您又不打算再争,那八哥觉得日后会是谁?大哥,三哥,四哥?亦或者是十弟?”
虽然他并不认为这四位合适,哪怕与他关系亲近的十弟也不合适,但大哥居长,三哥的排行也占优势,酸文假醋是真的,可文武双全也是皇阿玛赞过的,四哥毕竟是孝懿皇后的养子,福晋还出自佟傢,而十弟则是除太子外出身最高的皇子,这四位各有各的优势。
如果八哥不争,那最有可能的就是这四位瞭。
“十弟不成,且不说他本身就没这个心思,他福晋毕竟是蒙古出八贝勒昨晚修炼之馀,也考虑过他们这几个人的未来。
争储是不会再争瞭,他们这四个原八爷党裡的成员,有一个算一个,性格其实都不适合做皇帝,也包括十四弟,皇阿玛上辈子选四哥的确是最正确也最合适的选择。
但不参与争储,爵位却还是要争的。
他运气好,赶上瞭和前头的哥哥们一起在第一拨封爵,隻要他老老实实的,皇阿玛第二拨封爵就不会落下他,所以皇阿玛在位时他至少也是个郡王。
十弟出身贵重,上一辈子皇阿玛恼瞭他,也恼瞭所谓的八爷党,但在第二拨封爵的时候依旧封瞭十弟为郡王,这辈子没有八爷党瞭,十弟的爵位隻会更高不会更低。
而十四弟是四哥唯一的亲弟弟,隻要不瞎闹腾,看在德妃娘娘也就是未来太后的面子上,四哥都不会亏待瞭十四弟。
他们三个的爵位都有著落,唯独九弟实在吃亏。
排行上吃亏不说,第一拨封爵没赶上,又有个嫡亲的哥哥在前面,还是由太后抚养大的哥哥,五哥的亲王之位板上钉钉,但却让九弟更难被封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