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双管齐下,说不定会成事更快。
所以,万一人家女眷来到陶府,多一个人从旁说话,总也管些用的。
孟韵明白陶玉的意思,正好她身上确实有些乏了,便起身同陶玉告辞。
“阿嫂你好好休息,我晚些时间再来看你。”
陶玉弯了弯嘴角,笑容憔悴温婉,应了声“嗯”。
孟韵走后,陶夫人身边的婢女来到陶玉屋中,端来了一些膳食。
“孟娘子那边有吗?”陶玉问。
“有的,娘子放心。”婢女将藕羹放到床前小几上,立刻想到了什么,继续道:“小郎君还亲自来庖屋问过孟娘子的膳食,婢子们记得娘子的吩咐,特意给孟娘子添了一些开胃的小菜。”
陶玉接过丝帕的手一顿,秀眉微蹙,“你说谁?”
婢女垂首,正色道:“婢子方才,说的是……珏郎君。”
“知道了,你下去吧。”陶玉深吸了一口气,将帕子扔到一旁,慢慢舀了一口藕羹,戳进嘴里。
“此时莫要跟夫人提起。”
婢子走出房门时,陶玉特意提醒道。
*
孟大郎直到夜里才回来。
被汗浸透的里衣牢牢贴在背心,庭间冷风一卷,孟大郎加快脚步进屋,扑面而来一阵温暖的香气。
房中燃着一支烛台,预示屋中有人。孟大郎还在庭中时便知道,妻子来了。
陶玉还未睡,见他归来,忙披衣坐起。先唤人送热汤来,又体贴地问他用过膳否。
孟大郎忙活了一整日,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虽然疲累,但见到妻儿安然无恙,心里还算熨帖。
陶玉又问他,“到底用膳了没?”
他实在累得吃不下,但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便点了点头。
“早些时候在李家那儿吃了。他家码头的货可真多,运了整整一日都还排着长队。”孟大郎有些羡慕似的说道。
像这几日的货量,哪怕在李家码头每月只现十天,一年所赚之数也够买下十个孟氏绣坊。
但一想到码头这两日来往的人,孟大郎下意识皱了眉头。
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他总觉得哪里要出事。
陶玉知道自己丈夫这两日受李六郎所托,在忙着李家手底下的事情,略等片刻,方试探着唤了一声:“夫君——”
孟大郎回神,见妻子眉间有试探之意,联想起方才一进陶家,自己便被小舅子拦住,还在廊下说了许久的话,顿时明白了妻子的意思。
“玉儿,你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