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我小哥回来了,这是他朋友的车,我小哥还给我买了铅笔和文具,等会儿我借给你们用啊。”
她身边的朋友高兴道:“好啊,好啊,谢谢娟儿。”
学校
林谨言把孩子们送到了地方,刚想离开,这时人群中突然跑来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的样子唯恐他离开。
男人冲着他恭敬的弯了弯腰,“您是县里的领导吗?是来不是来考察的?”男人了有些凌乱的头发,眼神中满是紧张与期待,双手不自觉地在衣角揉搓。
林谨言神情一愣,摇了摇头,“不是,我就是送孩子来上学的。”
男人愣了一下,随即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哦哦,不好意思,是我搞错了。”
不知想到什么,男人咬了咬牙,“那这位老板,您要不要逛一逛我们的学校?”
林谨言眸光闪了闪,看着这个破旧的乡村学校,点了点头,“好啊。”
男人一听,喜出望外,忙不迭在前面引路,“老板,您这边请。”
林谨言转头对这里的大卫说道:“你把车停到一边,我先进去,等会你来找我。”
大卫应了一声:“是。”
男人这才发现车里面还有一个人。林谨言与大卫说完,转头对着男人说道:“好了,我们走吧。”
“哦哦,您这边请。”男人点了点头,在身旁恭敬的带路,“我还没有自我介绍吧,鄙姓周,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林谨言跟着他进了校门,听听他的介绍,笑着点了点头,“周校长,你好,我姓林。”
周校长连忙点头,“林老板。”
周校长先是领着林谨言在楼下转了一圈。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一座两层的教学楼,墙面刷着白漆,但因年久日晒,已微微泛黄。
楼前一大片空地就是操场,操场是一片泥土地,也没有什么运动设施,操场的一角,摆放着几副破旧的篮球架,篮板上的油漆脱落严重,露出锈迹斑斑的铁框。
周校长解释道:“这个学校是八零年那会儿,上级领导为了业绩建的。当时条件有限,材料、工艺都不讲究,能遮风挡雨就不错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问题都露出来了,再去往上级汇报,就一直被打马虎眼。很多问题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自掏腰包修整的。”
他边说边无奈地摇头,领着林谨言走到一处墙面,手指轻轻摩挲那一道道裂缝,“您瞧这墙,每逢下雨天,还会渗水。”
“还有那操场,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碰上天气不好的,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干透。别说体育课了,就是在那过,都得小心着点,别滑倒了。”
周校长领着林谨言走到一间教室门口,透过窗户往里看。
教室里,木质的课桌椅,缺胳膊断腿的,有些桌面还坑洼不平。黑板油漆脱落严重,老师写字时,粉笔灰簌簌掉落。
孩子们穿着朴素,却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老师,专注听讲。一个小女孩因个子矮,吃力地前倾着身子看黑板。
周校长低声说:“孩子们都很努力,可教学条件实在跟不上。”
林谨言又转了几个教室,发现里面也都是大差不差的景象,不过他却发现了一个让他皱眉的迹象。
忍不住问周校长,“你这属于是公立学校吧,我记得现在已经实施了九年义务,上学应该是不用交学费的,但我看里面男女比例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一个班级里四五十个学生居然连十个女生都没有。”
周校长见他能观察的那么细致,又见他这个态度,心里大定。
他无奈的长叹一声,苦笑着说道:“虽说这两年九年义务教育免了学费,可不少家庭观念陈旧,觉得女孩子读书无用,不如早早回家帮忙干活,以后嫁人了事。”
“而且,家里供孩子读书,除了学费,还有书本费、文具费等杂费,对于一些困难家庭,就只能优先供男孩上学。”
“想必您也发现了,每个年级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甚至有十几岁的孩子还在上一年级,这还是我打听了情况,强力争取来的,要不然那些孩子的父母,根本不会把她们送来上学。”
正说着,两人就看见一个妇人气势汹汹的跑上二楼,看那娴熟的架势,肯定不是第一次来了。
周校长看见来人,道了声“遭了,这婆娘怎么又来了?”只来得及匆匆对林谨言说了一声让他等会儿,就赶紧追了上去。
林谨言见识不对,招呼赶过来的大卫连忙追了上去,只见那妇人冲进一间教室,径直走向一个女孩,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嘴里嚷嚷着:“又背着我偷跑出来了,赶紧跟我回家,家里活都忙不过来,读什么书!”
那女孩红着眼眶拼命挣扎着。
周校长和班级里教课的老师,在一旁赶紧阻拦:“小草妈妈,有话好好说,孩子在这儿能学知识,对她以后好。”
“而且上个星期咱不是说好了的吗?你让小草上学,我把她的书本费什么都包了,不让你们掏一分钱。”
妇人瞪大双眼,冲着周校长喊道:“有什么好的?她现在都15了还在上学,得上到什么时候去?女娃子迟早要嫁人,读再多书也是白搭!还不如回去帮我做饭洗衣服。”
班级里也闹哄哄的,老师冲里面喊了一声:“别说话了,你们先自己看会儿书,等会儿老师再来讲课。”
小女孩为了不被抓走,一直扒着班级的门,老师也不敢关门,只能僵持在门口。
林谨言看了这副场景,皱了皱眉,正好与探头出来的赵凤娟对视上了他,就对她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