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也不吃饭了,转头就要出门,因为走得急,不小心撞上一个进店的人,说了声抱歉之后就走了。
进店的那人捡起被撞掉在地上的信,问:“谁是方桃?有她的信。”
“她不在,你把信给我吧”,冬至道。
那人打量了下冬至,问:“你是她什么人?”
“我是她店里的伙计。”
那人一听,就把信给冬至就离开了。
冬至接过信,他也认识一些字,看信封上的字,确实是给方桃的,一时有些奇怪,东家的娘没什么亲戚,娘家也断了关系,怎么会有信给她,再仔细一看字迹,有些眼熟,不知道想到什么,赶紧到柜台上找出账本,发现字迹跟李青禾写的一样的。
心里顿时激动,把信收好,跟孙二说一声就跑出去了。
方桃跟陈氏还没放弃寻找自已大女儿(大孙女)的下落,每日都去菜市场或者是去菜市场的那条路寻找线,今天陪她们出来找的还有从宁州回来的林义。
之前带了一千斤腊肠去宁州卖,没两天就卖完了,便用卖腊肠的钱租了个小铺子,装修请人什么的花费了一些时间,前两日才回来,一回来就得到青禾丫头失踪的信息,也不顾休整了,天天陪着陈氏她们出来找线索。
“哎呀,都说没看见了,那天下了点雨,我早早就收摊回家”,一个摆摊卖蔬菜的妇人不耐烦地道,真是烦死了,天天来问。
林义刚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冬至就急冲冲地跑来,问:“冬至,你跑这么急做什么?”
冬至跑急了,一时累得慌,双手抓着大腿,弯腰弓背喘着粗气:“有,有封信。”
方桃见她这样,赶紧帮拍下背,“你慢点说。”
冬至深呼吸了一口,道:“店里来了一封给方姨你的信,我看字迹十分像东家的,就急着跑过来找你了。”
“什么?”陈氏跟方桃异口同声问。
林义还是比较冷静,问:“信呢?”
“我怕下雨天把信弄湿就没带出来,放在店里呢。”
“走,我们回去再说。”
于是四人快步离开菜市场,往禾食记走回去。
来人
回到店里,冬至拿出他夹在账本里的信递给方桃。
方桃跟着小文学过一段时间字,但这些日子我心心念念着找回大女儿,无心认字,所以认识的字也不多,拿到信之后看了一下信封,就递给冬至,让他帮忙念一下。
冬至接过信,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展开,一字一字地念给他们听:“亲人们安,吾是青禾,一切安好,今在丹州府壁山县七里镇牛角村,望来接。”
“还真是禾儿”,陈氏激动地抓着方桃的手道。
方桃喜极而泣,“是的,是禾儿,她说她很好。”
“真是太好了,她说她在哪里来着”,陈氏又转身问冬至,她一听到“吾是青禾”,就激动得没听完后面的。
冬至这会儿也很开心,不过还是很耐心地再读一次上面的地址:“丹州府壁山县七里镇牛角村。”
“丹州府是哪里,她怎么会去到那里啊?我们快去把她接回来吧?”陈氏这会儿也高兴得不行。
一直没说话的林义道:“我听说过丹州府,接她的事就交给我吧,今天先准备准备,明日就启程。”
陈氏:“好,好,你到时候再带两个人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知道了李青禾的下落,压在众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禾食记又恢复了以前的热闹,众人有说有笑。
于是等到小文小武和狗儿下学回来,就看到冬至和孙二谈笑风生,厨房里也传出了闲聊声,菱儿和倩儿各拿着一串糖葫芦坐在凳子上吃得美滋滋,小武和狗儿有些懵,小文眼珠子转了一圈,立即跑到冬至面前问:“是不是我大姐回来了?”
冬至笑嘻嘻道:“还没回来,不过收到她的信了,明日就去把她接回来。”
“她在哪里?”
“丹州府壁山县七里镇牛角村”,冬至已经把这个地址背得滚瓜烂熟,因为今天有很多人问过。
“耶,大姐找到了”,小武激动得一甩书包,再一把抱起了旁边的林狗儿。
林狗儿吓得尖叫:“你快放我下来。”
次日天刚亮,林义和陈少宏就出发了,林义学过几天骑马,驾马车也不在话下,这会儿路上人少,没一会儿就跑出了城,在官道上驰骋。
……
地里没多少活,山上的野物也还在过冬,牛角村村民闲来无事,正聚在村口闲聊,听到不远处哒哒的马蹄声,一辆马车驶来,前面还坐着两个年轻人,在这个小山村,极少看见马车,于是众人交头接耳,议论这马车是要去哪里的。
只见马车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驾马车的年轻人开口道:“请问一下这里是不是牛角村?”
“是,这是牛角村没错。”
林义跟陈少宏对视了一眼,面上一喜,问道:“你们村有没有一个叫李青禾的外地小姑娘,十二岁,长得很好看的。”
“十二岁,又好看的外地姑娘?不就是李老三他们家吗?”
“对,那个高个子的。”
听到眼前这些人的对话,基本可以确定李青禾就在这个村子里,林义拱手道:“我们是那姑娘的家人,劳烦给我们引一下路。”
当即就有小孩子自告奋勇,领着他们往李婶家。
李叔跟大毛今日卖豆腐回来,还带了一副猪肝回来,说是用豆腐换来的。
李青禾跟肖大丫正在院子里挑韭菜,等晚上炒猪肝,这时候的猪肝可是好东西,没有重金属的污染,纯纯的补血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