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越来越多人点鱼,也有纠结要鱼丸还是鱼肉的,李青禾跟他们说可以都要点,也算一份。
“行,那我要三个鱼丸,剩下的鱼肉你看着给”,一个老者起了个头。
后面的人纷纷效仿他。
等到过了早饭时间,偶尔有一两个客人来的时候,鱼丸已经没了大半,幸好米粉鱼片和荷包蛋还挺多的,应该够中午卖。
母女俩把碗洗完之后,就坐在凳子上看行人发呆。
“也不知道菱儿闹不闹?”方桃看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小女娃,就想起了自已的小女儿。
“晚上见不到你肯定闹,我好想她呀,还想奶奶,小文小武。”
“哎。”
“娘,我们努力挣钱,然后把他们也都接来县城一起住。”
“嗯。”
今天的米粉做的量比较合适,过了午时,只剩一点点,鱼丸是早就没有了,还有一个荷包蛋,一点鱼片,李青禾索性全煮了,跟方桃分着吃,然后收摊回家。
回来收拾好东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数钱,今天的营业额居然有四百文钱,乐得李青禾在床上直蹦,赚钱的感觉真好,感觉又向开食铺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方桃赶紧让她别蹦了,把床蹦坏这两天就白干了,她才肯消停下来。
泡好米之后,又去菜市场买明天要用的食材,酸笋带了一坛子,还够用很久。本来她还想多研究点配菜出来,但是又作罢了,现在这些荷包蛋鱼丸鱼片就够她们忙活了。
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最开始那两天的客人除了外地的商贩,基本都成了她们家的回头客,也来了不少新客户,甚至有从城南过来的。
这天,一个十七八岁的穿着锦服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要了一碗鱼丸米粉,“我可是特意从城南那边过来的,你们可要做得好吃些。”
“特意?难不成我们的招牌已经传到了城南了吗?”李青禾开玩笑问。
“传没传到我不知道,我就是听我家铺子的一个客人说这里的鱼丸米粉好吃,他连续吃了十天了都,我倒要尝尝有多少吃”,年轻人大咧咧地往凳子一坐。
“虽然不一定合您的口味,但肯定是不差的,公子您只要鱼丸吗,我这鱼片也是一绝哦”,李青禾看他穿着不凡,家里定是不缺钱,没想到有钱人也吃路边摊呀。
“鱼片也要,做好吃点啊,若是好吃的话,我帮你在我同窗那里宣传宣传,看你们母女两个也不容易。”
这位公子哥倒是好心肠,就凭他这句话,李青禾就多给了他个鱼丸。
一会儿,一碗米粉端上来,这位公子哥也不在意周遭环境,直接大快朵颐了起来,边吃还边口齿不清地说了句不错。
完了之后直接丢给李青禾一个小碎银道:“我没带铜板,这不用找了,下次我来的时候多给我几个鱼丸就行。”
“没问题没问题,下次你来免费吃都行”,李青禾掂量了下这小碎银,应该都有一两了,对着公子哥的笑容都灿烂了几分。
“行,告辞了”,大手一挥,公子哥便潇潇洒洒地走了。
李青禾目送完这散财童子之后,想像电视那样放嘴里咬一口,又想到这银子不知道有多少人摸过,便作罢。
暖心
李青禾把银子收好,仰头看下了天色,距离午时应该还有一段时间,便背起放在餐车后面的一个小背篓,跟方桃道:“我去集市找奶奶。”
“好,路上小心。”
今天是城东的集市日,陈氏定是会来集市卖菜的。
李青禾昨天做鱼丸的时候,就多做了些,留出一大碗,想让陈氏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尝尝,他们还没吃过呢。
到了城东,她没有着急去集市,而是去老板娘那里割些肉。
“老板,给我割两斤五花肉,两斤肥肉”,李青禾笑盈盈道。
今天不是老板娘一个人看店,她丈夫今天也在,老板长得凶神恶煞,但多番接触下才知道老板只是长得凶,心地很好,跟老板娘一样是个热心肠的人,最听老板娘的话,大家都叫他张屠户,叫老板娘张嫂子。
张屠户听了李青禾的需求,挤出个僵硬的笑容,开始称猪肉。他娘子说了,有客人来,要面带微笑才不会吓到客人。
“哎哟,青禾好久不见呀”,张嫂子看到李青禾,也笑容满面。
“我跟我娘在城北容林街摆摊卖米粉,你有空跟老板来找我玩,我请你们吃米粉。”
“那感情好,不过话说啥是米粉?”
“你来吃一次就知道了,嘻嘻。”
“行行行,你们家现在是越过越好了,我也替你们开心。”
李青禾见老板娘说着这么诚心实意,心里也十分感激,毕竟无亲无故地,却因自家过得好些而开心,“你跟老板都这么善良热心,生意肯定也越来越好的。”
“啊哈哈哈,都好都好。”
张屠户把肉称好后,她付了钱便拜别夫妻二人。之后又去买了几个肉包子,才往集市走去。
这会儿集市很热闹,人声鼎沸,她径直走向陈氏平时摆摊的那块区域。
很快就在众地摊中看见了正在给客户称酸笋的陈氏。
“奶奶”,李青禾走近喊了一声。
“哟,禾儿,我的乖孙,你来了?”陈氏接过客户递来的铜钱,看见李青禾之后,脸笑出了花。
“奶奶,我好想你啊”,李青禾挤了进去,抱着陈氏的胳膊撒娇道。
“都这么大人了,还想奶奶,快,让我看看你瘦了没”,陈氏抓着她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会儿,皱眉道:“好像瘦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