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心放回了肚子里,这样就好,现在她可以开始全心全意的做自己的事情。
一闲下来林汐就想起昨天的事,她拖着病体来到书房,打开手机翻到了那几十张报纸的照片,坐在桌子面前拿出了个本子认真的开始纪录。
只要是一些特殊的案件或新闻她统统都抄写了下来,等到最后再统一搜索。
虽然仅仅是一份报纸,但里面的内容可一点都不少,大大小小的排版加起来的新闻有近百件,林汐先在这其中靠直觉排除掉了一半完全不搭边的新闻,按照内容仔细分析后又去掉了一半。
到最后被她选出的新闻只有不到十条,从偷窃案到杀人案,从烂尾楼到豆腐渣工程,从民众矛盾到社会性问题,各类型的大小型新闻应有尽有。
林汐又打开那张偷拍白与时照片,按照他视线所看的位置,最后圈出几个最有可能被他关注的事件。
其中有三个,第一个是豆腐渣工程事件,影响恶劣伤亡却不多,导致一人死亡,三人受伤。
第二个是肇事逃逸,据报纸上说在无监控的郊区,撞死人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直没被抓到。
最后就是一个恶劣的校园暴力事件,被欺凌者自杀身亡,施暴者因为身份特殊又是未成年逍遥法外。
划定范围后,林汐开始一一在网上搜索,可搜了半天,什么收获都没有,大概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那个时候又网络不流通,有关消息少到不行。
林汐失望的丢下笔,呆呆地望着前方,如果说之前她是看到偷拍的照片怀疑这份报纸大有文章,那么自从昨天在白与时家看到它后,她就确定了这里面绝对有什么。
但现在的问题是选择范围太大了,况且她并不确定被去掉的那些新闻会不会恰好就是她想要的。
凭借几张偷拍照片根本不足以让她看到白与时究竟在看什么。
颓废的抓了抓头发,林汐托着腮开始努力思考,企图回想起什么被遗忘的细枝末节,余光冷不丁扫过一旁的书柜,一下子愣在原地。
她突然站起身,不信邪的走过去仔细看了两眼,慌乱和震惊同时找上门来。
在书柜最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摆放了本色彩暗沉的书。
巧的是,林汐昨天才见过这本书,顾濯送给了她,被她放在了那套装满白与时粉丝周边的房子里。
可是为什么它会出现在这里,就像是自个长腿跑来了一样。
林汐一把抽出那本书,再次确认了上面的书名,心里逐渐发慌,眉头紧紧皱起。
没错,就是那本《救赎与惩罚》。
那本被她放在别处的书,竟然悄无声息的来到了这套房子里。
第40章原来如此
短暂的惊慌过后,林汐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本书虽然和顾濯送她的那本一样,但绝对不是同一本。
昨天林汐放在那里的是本崭新到塑料外皮都没有拆过的书,而这本显然已经被翻阅过很多次,甚至页边都有着微卷。
林汐打开这本书随意的翻开着,在某一页的时候一张薄薄的纸忽然飘落在地上。
她蹲下捡起来那张夹在书中的纸,顿时惊愕的张大了嘴,脑袋有一瞬间的当机。
这是一张被裁剪的报纸。
并且正正好好就是她现在所看的那份报纸的其中一页,新旧程度与白与时那份一般无二。
这张纸正面是肇事逃逸案件,反面是豆腐渣工程,让人看不懂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林汐立刻确定了这两个新闻事件,开始重新在网上搜索,这一次她更加仔细,甚至连贴吧论坛等地方都不放过,只要有一丝关于这两件事的谈论,她就立刻记下有用的信息。
其实原本林汐比较偏向于肇事逃逸这个案件,但是这个没有一个信息是和白与时那边贴合的。
于是林汐最终把视线放在了那个被她一直忽略的社会新闻上——豆腐渣工程。
经过地毯式搜索,还真被林汐找到了点什么,她从某个n年前的论坛上看到了这么一篇帖子。
《从五年前被压下去的豆腐渣工程事件谈谈资本的力量》。
开帖的楼主好像是知情人士,他透露这个事件并不是普通明面上那样,被判罚的那家新兴小企业只是合作方,实际上掌握大权的是另一家背景深厚的大企业。
下面跟帖的人都在追问到底是谁,楼主只回答说要是真爆出来这个贴就会被封掉。
林汐急急忙忙的翻到最后也没见楼主再次出现过,就像是被封了号一样,她失望极了,眼看就要有一丝线索,这会竟然再次断掉。
她不知放弃的重新看了一遍帖子,这一次连路人的回复也不放过,没想到还真让林汐看到了漏网之鱼。
隐藏在七十多楼有一位路人的回复很奇怪,他说了一句我知道,然后后面跟了两个字母。
bj。
bj?这玩意是啥?十多年前的网络可不流行缩写,不写出来肯定是在害怕什么。
等等,这个b会不会是白与时的白呢?
林汐像是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福至心灵的在网上开始搜索白与时,关于他的消息可就找的轻松多了,铺天盖地的全部都是。
虽然白与时从来没有对外宣称过自己的身世,可网友是多么厉害的存在,早就有人扒出他的爸爸是白震业,首富级别的存在,只是一直没得到过验证。
林汐立刻开始搜这个叫白震业的人,在打开他的词条后,一切的事情好像都瞬间有了眉目。
白震业,白驹集团现任董事长。
白驹的缩写正是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