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扶不起的刘阿斗是三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君主? > 第879章 刘瑶下西洋(第1页)

第879章 刘瑶下西洋(第1页)

当然,刘禅不仅要东进,还要西扩。

为了进一步拓展帝国的疆域,他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印度东南部。

这片土地虽远离中原,但是刘禅确实深刻知道当地的土地非常适合发展农牧业,发展成人口大国。

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原王朝是无法直接掌控此地的。

使者一趟来回半年以上,根本建立不了直接的郡县统治,但是诸侯国则就可以了。

除非把都城放在昆明,但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建兴二十二年,刘禅任命三子刘瑶为西蜀王。

率领七千五百名精锐兵马,一百多条船只,走交州之南、过海峡、入印度洋。

巴蜀不分家,但是刘禅觉得‘西巴国’听起来有点骂人的感觉,所以封了西蜀国。

刘瑶自幼聪慧过人,深得刘禅喜爱,当然,太子的宠爱永远是最大的。

刘瑶在太学勤学苦读,同期毕业生中非常优秀。

毕业考中,他以一篇‘我的皇帝父亲’取得政论科目考试的第一名。

刘禅给他任命的西蜀将军是虞耸,心腹虞翻的儿子,文武双全。

虞耸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曾经夷州之战担任军司马,后来在东宋群岛升为了校尉。

回国之后在南洋水师担任副提督,现在被提拔为西蜀将军,晋升也是相当迅速了。

出发前,刘瑶精心筹备,招募了一批熟悉西洋航路的商人为向导。

这些商人常年往来于交州与印度之间,对沿途的海域、风向、潮汐了如指掌。

刘瑶深知,此次远征路途遥远,充满未知的风险,唯有依靠这些向导,才能确保航行的安全。

建兴二十二年夏,刘瑶率领船队从交州出发,沿着南海一路南下。

船队浩浩荡荡,旌旗招展,气势恢宏。

然而,航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船队刚刚驶入马六甲海峡,便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上风暴。

狂风呼啸,巨浪滔天,船只在风浪中颠簸不已,仿佛随时会被吞噬。

刘瑶站在船头,紧紧抓住栏杆,目光坚定。

他下令船队收紧帆索,稳住船身,尽量减少风浪的冲击。

经过一夜的奋战,船队终于脱离了风暴的中心,但仍有几艘船只不幸沉没,损失了一些粮草和物资。

风暴过后,船队继续前行。

刘瑶亲自慰问受伤的将士,鼓励大家坚定信念,继续前行。

在他的鼓舞下,将士们重新振作起来,船队再次扬帆起航。

经过一年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印度东南部的德干高原东部沿海平原。

这片土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丰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使得这一带降水丰沛,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刘瑶站在船头,望着眼前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他知道,这片土地将成为他建功立业的起点。

他立即下令在登陆地点建设港口,作为未来与中原联系的枢纽节点。

第一次带来的是王三师,也就是七千五百人的精锐部队。

站稳脚跟之后,他立刻命令舰队返航,去将他的一万户人口、粮草,物资全都带来。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西蜀王国将占据中间位置,更有商业优势。

来自西方的阿拉伯海船和东方的海船,都得在他这里停驻休养。

然而,这片土地并非无人之境。

港口建设同时,他也打探到沿海平原上分布着十二个夷人聚落。

这些夷人虽然文明程度较低,但勇猛善战,对外来者充满敌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