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如此,如今他们退了,您为何又不高兴?”皇后看上去并不在意皇子们之间可能会出现明争暗斗,但她眼睛清明,发生在这宫中的事情,又有哪一件能够全然瞒过去的呢?
正在生闷气的皇上不作声了。
皇后笑道:“都是大好年纪的男儿,若是半分那种心思都无,也不可能。有的皇子,诸如二皇子、四皇子,可能他们心里也想过太子的位置,但还没有表露出来,就想明白了,于是安分守己。”
“也有的皇子,比如三皇子和五皇子,他们想过,也曾经付诸过行动,但有底线。在底线之上,他们最终还是认可了太子,这是太子的德行使然,也是皇上教导有方的表现。”
皇后一字一句的说着,给皇上按着头,手也有些酸了,她便停下手,自己也靠在床上休息。
皇帝睁开眼睛,望着床帐,像是反驳,又像是抱怨,“底线?那怎么朕的兄弟就一个个的都没有底线?”
当然,没当过太子的皇帝,自然也没有底线。
“太子不仁,则兄弟不仁。太子仁爱,兄弟透彻,则自然兄友弟恭。”皇后的话没有说得很清楚,但皇帝懂她的意思。
皇帝争夺皇位,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有野心,不甘心只做一个无所事事的王爷。还有一方面则是,如果他不争,当时的太子,他的二哥也不会容得下他。
他的父皇一直纵容着太子,同时也纵容着他们培养自己的势力,就像是养蛊一样,斗到最后的那个就是蛊王。
“皇后,你觉得,他们真的能始终如此?”
皇帝的话没有点名道姓,但皇后却毫不意外,“臣妾也不能保证。只是,一个人小的时候,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发生改变。但等长大之后,自己亲身去体验之后,再做出的选择应当是能够长久坚持的。”
“小五一向体贴柔妃,从小就知道哄柔妃高兴。之前有段时间,柔妃跟臣妾说,总感觉小五长大之后,就不亲近她了。结果没过多久,小五自己又好了,而且比之前还懂事,不仅知道哄柔妃高兴,也在尽量不让柔妃担心了。”
提到礼霸,皇帝想到他最近弄出的这些啼笑皆非的事情,不由得嘴角一翘,但又很快反应过来,故意让自己的嘴角被压制下去。
“哼,这个小子,他今日还在说,希望他大哥可以争取几年之内就登上皇位呢,没良心的东西。”
以皇帝的身份,他该生气。但以父皇的身份,他只是有些不满和伤心。
皇后安抚了皇帝,“皇上,您别想偏了。若是小五有那种混账心思,他敢当着别人说吗?他压根儿没想过那么多。兴许,在他心里,觉得等皇上您累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将朝中大事交给太子,您好好地休息,看看咱们大夏国的大好山河呢。”
这话不是皇后随口编的,事实上,在很多年前,皇帝自己曾经这样跟皇后说过,等皇子长大了,能做一个合格的皇帝了,他便要带着皇后离开皇宫,去游历河山。
只是这些年,越来越忙,皇帝自己可能也忘了。
皇帝的眼中闪过了些许回忆,但却没有再回复皇后的话了。存着一些心思想要试探的皇后,终是叹了口气。
不过,今晚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能够确定,皇上并未动怒,小五不会受到责罚。
……
两年后,又是过年时节,远方的几位皇子终于接到了皇帝的圣旨,宣他们进京团圆。
太子早早就计算好时间,估计着几个弟弟们应当是在这时候能够抵达京城,于是特意向皇帝告假,来到了城门处等待。
最先抵达的是早就想回来的礼霸,他总算是领悟到了系统为什么要给他这么丰厚的报酬了,这不仅仅是要完成工作啊,还得完成额外的工作中的工作。
天知道让一个高三生去治理城镇有多痛苦!虽然他主要是安排手底下的人去处理事情,但作为首脑,他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短短两年,他觉得自己已经要变成一个大肚便便的中年人了。
“五弟,你好像长高了,也更结实了。”太子看着比离开京城前显得更挺拔的兄弟,感到十分欣慰。
礼霸摸了摸自己胳膊上的肌肉,好吧,这两年他上山下河,属实是玩得痛快了,玩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太子和礼霸站在城门口闲聊,等着另外三个兄弟,两年未见的生疏,在双目相对时就已完全消弥了。
没过多久,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也陆续抵达了。
他们一起去向皇帝请安,皇帝的态度,明显比他们出发前好得多。
“父皇,果然是远香近臭嘛,这么久没见儿臣们,是不是觉得儿臣们哪儿哪儿都好?”礼霸不只对太子亲近,对着皇帝也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也显得更加亲热。
皇帝瞪了他一眼,挥挥手:“赶紧去见你们母妃吧,晚上的家宴不要迟到了。”
得了皇帝的吩咐,几人便赶紧去到了熟悉的宫殿,他们也确实想自己的母亲了。
晚上,礼霸和几个兄弟一起来到了家宴上,说是家宴,其实也不全是皇家人,还有一些大臣。
家宴开始前,皇帝突然给了康公公一个眼神,康公公便立即从袖子里捧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
惊讶之中,众人跪地领旨。
母妃不想我造反,那不造(完)
当康公公将圣旨宣读完毕后,太子难以置信,“父皇……”
皇帝直接打断了太子,他注视着太子,眼神如同当初立大皇子为太子时一样郑重,“太子,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吗?打退堂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