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放榜对于全城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连路边的贩夫走卒都知道,真正的是见证鱼跃龙门的一天。
由于寅属虎,辰属龙,各省便多选在寅时或者辰时放榜,俗称龙虎榜,以求吉利。
据说临安三四十年以前是选在寅时放榜的,但是因为时辰太早,天都没亮,看榜的人又多,每次放榜都会引踩踏事故,踩死人也是寻常,后来新上任的巡抚觉得这个时辰不妥,每次都死人太晦气了,后面再放榜便改到了辰时。
所以张平安准备今日起的略早一点,卯时起来就可以,时间还很充裕。
但奈何张老二和徐氏等不及,两人一晚上辗转反侧,一夜没睡,熬到寅时便把儿子叫醒了。
“爹,娘,这也太早了吧”,张平安迷迷糊糊坐起身往窗外看了看,天还黑着,估计卯时都没到。
张老二坐在床边道:“平安,我听人说乡试放榜时人很多,不去早点儿的话占不到好位置,等到午时都不一定能看到呢,咱们还是早点儿去吧,早看早安心,万一中了,咱们也好早点儿回来招呼报喜的。”
徐氏也连声附和:“对对对,这个听你爹的,不能犯懒,也就早个一两个时辰罢了,娘去做早饭,你们吃两口就赶紧去吧!”
张老二现在有些焦虑,心扑通扑通跳的特别快,没心思吃早饭,拦住了徐氏,道:“这个时辰还早,我们俩也吃不下,你自个儿吃吧,我们饿的话,待会儿在外面摊子上买点儿垫补下就成,对了,记得喜钱多备点儿,万一我们没赶回来,你也别失了礼数。”
“哎,我知道,你放心吧,我换了不少小银角子”,徐氏应道,喜钱她前两日就准备好了,毕竟儿子乡试中了就是举人老爷了,身份也不一样了,肯定不能拿铜板打报喜的,太小家子气!
只盼真能把这份儿钱送出去!
张平安被爹娘喊醒也睡不着了,被他们这么一说,看二人焦虑的样子,想了想,索性便穿衣起床和自家老爹一块儿去看榜吧,早看早踏实!
父子二人洗漱好出门时,天上还繁星满天,月亮像镰刀似的,露气很重。
走在巷子里安静如鸡,只能听到父子俩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张平安不由抿唇笑了笑,这个时辰,卖早点的估计都没他们父子二人起得早吧!
快出巷子时,经过刘家,院子门突然“嘎吱”一声打开了,吓了父子二人一跳。
刘三郎打开门探出头来低声道:“爹,小弟,是我,三郎!”
张平安也压低声音道:“大姐夫,你咋还没睡,突然开门干嘛,怪吓人的!”
刘三郎怕吵醒人,用气音道:“你大姐说爹娘今晚上保准睡不着,你们肯定得早起去看榜,让我陪着,我一直留心着巷子里的动静呢,等会儿啊,我让大丫来栓门,我和你们一起。”
“爹,大姐还真是了解您和娘”,张平安低笑道。
“你爹紧张嘛,比当年娶你娘时还紧张呢”,张老二也不否认,憨憨笑道。
不一会儿,大丫过来栓门,嘱咐几人路上小心点儿。
看门栓好了,张老二才带着儿子和女婿离开,前往临安城衙门。
放榜时,榜单是从贡院取出到衙门张挂之处,载于黄绸彩亭,鼓乐、仪仗、兵丁护送?,十分隆重。
所以看榜的话最后还得到衙门口才行。
拐出巷子,几人走了片刻,离开城南,到城东附近时,往衙门方向走的人就突然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边走边议论,都是去衙门口看榜的。
甚至还有挑着担子沿路卖馄饨油饼的小贩。
张老二过去要了六张饼,用油纸包了揣怀里,想等几人等会儿饿的时候吃。
“看,我就说来的不早吧”,张老二笑道,他都提前打听好了的,早来错不了!
“还是爹您有先见之明啊”,张平安笑道,顺着夸了一句,他没想到大家看榜都这么早的,以前在郢州也没这样儿,而且他想着反正早晚都能看到,中不中的也跑不了。
等快到衙门附近时,人已经比考试那日还多了,看榜的人是真不少。
张平安鼻尖还嗅到了若有若无的桂花香味儿,由于乡试放榜时正值桂花飘香,因此又称“桂榜”?。
顺着香味儿望过去,能看到有不少婆子和半大少年提着篮子穿梭在人群中兜售桂花枝,甚至还有乞丐也提着篮子在卖,很便宜,一文钱一支,嘴里还不断说着吉祥话:“祝公子荣登桂榜,蟾宫折桂!”
也不知道在哪儿学来的,生意看起来都还不错,张老二也有些心动,想去买,讨个好彩头。
刘三郎拉住张老二道:“爹,人太多了,您去小心挤散了,我去买吧!”
说完“咚咚咚”跑向卖花的小乞丐,把小乞丐给吓了个半死,还以为是看他不顺眼要揍他,结果刘三郎从怀里捏出两枚铜板,指了指桂花,道:“两支!”
小乞丐这才知道原来是来照顾他生意的,连忙递了两支桂花过去,嘴里还恭贺道:“祝公子荣登桂榜,蟾宫折桂!”
刘三郎捏着两支桂花心满意足地回了原处,递了一支给张平安,又指了指手里这支道:“待会儿要是能碰到林俊辉的话,我把这支送给他,不值钱,讨个好彩头,他应该不会嫌弃的吧?!”
最后一句有些不确定,说完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张平安笑道:“不会嫌弃的,放心吧!”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