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的画面再次转变,博主讲解的对象也变成武将。
“说完皇室子弟,现在我再来说说德宣盛世时期的武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信王。”
“苏荀英、苏仲华和苏淼都是德宣帝在位时期的猛将,她们祖孙三人让凤临国的疆域得以扩张。”
“最关键的是她们都是保皇党。”
“她们不掺和夺嫡之争,忠于帝王,绝不会做逾矩之事。”
处于元凰帝时期的文武百官以及元凰帝的三位皇女都看向苏荀英,眼里的赞叹和佩服毫不掩饰。
信王之忠,当真是令人敬佩!
元凰帝:朕果然是慧眼识英雄,像苏氏母女这等良将也能收拢,而且苏家整整出了四代良才啊!
初代信王:我的后代都是好孩子。
苏荀英:哎呀,我以后真厉害,我的女儿和孙女也都不错。
谢书宜:我的苏爱卿啊~
处于孝宪帝时期的帝王将相也纷纷看向爵位传承至今的信王。
现任信王:??o??
就这样夸,我的祖先就辣么强!
文武百官:“……”
哼,谁家祖辈不是能人良才!
唯有凤临国晚期的各地起义军羡慕地看着天幕中介绍的三代信王,想着他们要是有这样能打的将军,何愁不能把那个昏君拉下皇位啊!
可恶的谢慎如!害我苏氏大将!
面临着各地起义军的凤临国末代皇帝愤愤不平地盯着天幕,恨不得把这块天幕扯下来毁掉。
若非是它,那些愚民怎敢造反?!
朝中官员见到这样的皇帝有的辞官去投靠可堪大任的明君,有的作为内应配合着起义军行动,有的依旧留在朝中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甚至有人不思悔改,向帝进谗言,收拢金钱来充实私库。
此时此刻,众官百相,选择不一。
天幕中的女博主又盘点了德宣盛世时期的其他着名武将,然后开始为这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做总结。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德宣盛世就宛如一颗明珠般闪耀着万丈荣光,引得历朝历代和后人追崇。”
“那时的百姓在德宣帝的统治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农具的改良、新的灌溉工具、高产粮种的引入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既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也为商业的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