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也高兴不得了,还跟之前在放牧村一样住了。
第二日一早用毕早膳,高郎中便带着五丫先回了
钱大夫家是马车,等吃过早中饭了再走。
五丫他们回去后,放牧村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了!
去年种的第二宿的麦子长成了
在沈槐看来,跟现代的丰收季节,是完全没法儿比的,相比现代,产量太低了!
但是乡亲们全都高兴坏了:
长出来了,那就是续命的粮食!
意味着只要不懒、不闲着土地,土地就会给予回报,庄稼人就有了希望。
大家在田里忙碌着,一个个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每个家里但凡三岁以上的,都在田里忙得热火朝天
大些的,帮忙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小些的,捡麦穗、捉田鸡,好不热闹。
沈槐闻着大地和麦桔梗混合的清香,抬眼都是洋溢着喜悦的乡亲们。
莫名心里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
接下来,里长和高郎中又提醒大伙儿:
赶紧把根刨出堆一起,在田里烧掉再犁地、放水种下一宿的稻子。
到秋季,就再有一宿稻子收成
乡亲们算下来,竟比丰收年还好些,家家户户高兴得像过年一般。
春去秋来,又迎来了秋收。
当月的集市日,里长提前抽出一天空,喊上高郎中和方丈一起去了集市。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别的村!
第二日,各个村的里长都来了放牧村。
眼见为实后,连声感谢,又问了具体操作事宜,忙不迭的回去组织实施了。
因着之前是一年一宿,以前大伙儿都会让庄稼,在土地上再长长,希望多生些果实。
其实他们不懂,庄稼成熟之后,就不会再长了。
不出意外,时隔三年,沈槐又参加了一次丰收节。
家里能勉强吃饱后,沈槐终于有私房钱积余下来了。
大毛也基本上都能算对了,另外三个丫,也会了最简单的二十以内的算术。
沈槐觉得:
终于踏踏实实有些脱贫的信心了
照大毛的进度,明年春天以后,去多水镇的差事就可以移交了。
还得教大毛认些简单的字,思想不开化,是每个年代的女子悲剧的根源。
算了!先不想那些
先开始教大毛认字,再让大毛跟另外三个丫劳动时教她们,这样大毛也能学的快一些。
心动不如行动,今天找机会就开始教!
这一日,高郎中去外乡出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