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孤竹国,就是商纣王时期,商纣王打下了东北后,孤竹国的封土拓展到了辽宁地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的国君之子,当代大贤。】
【所以说,牧野之战爆发的时候,飞廉刚好,碰巧,恰恰带着军队,前往了孤竹国以北,镇压叛乱了,也就是飞廉前脚刚从朝歌跑到了辽宁,甚至是黑龙江以及朝韩半岛,后脚,周武王就带着大军开始造反。】
【而这次飞廉镇压叛乱打下的地盘,就是:箕子朝鲜。】
【写这段历史的人,是谁呢?】
【是孟子,是司马迁,是韩非子。】
【为什么,你们能对史书上如此多的证据,视而不见?】
【只相信所谓的,一些营销号说的,周武王是正面打败商纣王的。】
【我就问你,你牧野之战,爆发的时候,刚巧就是飞廉带着殷商的中央军抵达北境之时,你正面在哪里?】
(我曹!还有这段历史?)
(敢情说周武王没有偷家的人,是真的自已才不看史书。)
(飞廉竟然在这个时候,为炎黄开疆拓土去了。)
(哈哈哈,果然,一个在开疆拓土,一个在搞内斗,而搞内斗的赢了做正事的人,这特么的就离谱,最后,做正事的人还被骂了几千年,这叫什么狗屁逻辑。)
(东北被商纣王征服,箕子朝鲜的封土位置,原来早就被史书给标注出来了,孤竹国,孤竹国以北,这不就是证据吗?)
(这么多历史,为什么他们都能视而不见?)
(我曹太炸裂了,以前只听了博主说,周武王偷家,因为正规军不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正规军在哪里,他们是为了炎黄开疆拓土去了。)
(这是真的吗?大吊哥。)
(当然是真的,《史记·秦本纪》中介绍了飞廉,当时就在奉命前往北地,而且,司马迁还给你特意注明了,牧野之战,飞廉根本无法赶回来,他听闻姬发造反之后,就日夜兼程,等走到了山西的时候,殷商覆灭的消息就传来了。
仗都打完了,朝歌都被屠城了,他人才走到了山西。
因此,飞廉立刻在山西举行了一场祭祀,悼念商纣王,然后,就接到了武庚的命令,扭头去了东夷,准备复国运动。
同时,因为商纣王是在为孤竹国镇压叛乱,孤竹国两位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殷商覆灭之后,就不愿意投降姬周,不吃周朝的一粒粟米,活活饿死了。
这两位大贤人家嘴里的圣君,是商纣王!)
(天啊,这才是历史啊!我从小就听说伯夷叔齐的故事,但却不知道,他竟然敬仰的是暴君商纣王。)
(这叫周武王正面打败殷商?)
(看来我们要重新定义正面二字。)
(解读历史,能不能不要断章取义,你把飞廉,武庚,以及商纣王正规军的动向给我们列举清楚,我们特么的会自已判断,到底是不是偷家,是不是正面,为什么你们为了输出自已的观点,就要强行进行史料的剪辑?)
(吐了吐了!)
。。。。。。。。。。。
大汉,
汉武帝冲着司马迁举起酒杯。
“不愧是我们大汉的太史公。”
“秉笔直断,敢写被周公旦隐藏的历史,这才是我大汉风骨!”
“诸位,举杯,为太史公贺!”
汉武帝感觉这次臣子给自已长了一波大脸。
不说别的,光说史学成就,他汉武帝朝代敢说第二,谁人敢认第一?
别的圣人,很多都是自已的学派吹捧起来的,比如隔壁家的。
但史圣,那是含金量最高的圣人,不管你是儒家墨家,还是法家兵家纵横家,这个史圣你都要认。
史圣是跟老子的道圣能有一拼的。
司马迁举起酒杯,他没有冲着汉武帝,而是冲着天幕遥敬一杯。
“迁是写了一些人删掉的历史,但,敢解读出来,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迁与君,同贺,贺这天下容得能下说真话,敢说真话的人存在。
与君,共勉!”
。。。。。。。。
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