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李晨凯是吧?”林铁生问他,然后询问他早上黄大利交待的事。
李晨凯回答:“大利叔略微跟我说一下。”
“反正你和健杭是好朋友,你当自己家使。”
这时候徐建华胜利地借到了电鱼机,风风火火赶来了,远远见到了他的铁生叔。铁生忙,于是先走了。徐建华说:“铁生叔,先不要走啊!我有好烟给你尝尝哩!”
“下次吧,还有事要做呢!”
既然林铁生不要,徐建华干脆给义东和晨凯一人一根。李晨凯不会吸烟,接到手中,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义东毫不留情点着火,吧嗒吧嗒抽起来,时不时老道般用枯黄的指甲弹弹灰白的烟灰。
三个人沿着河岸一直往下走,虽然已是冬季时分,可是大自然的美景还是尽收眼底。
走不远,有一棵桃树,是驼背浪种的,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树枝显得沧桑,但鲜红的桃花煞是迷人,可惜没有带相机把它拍下来。晨凯忍不住折断一支枯茎,他把鼻子凑到花前,芬芳的气息是大自然的味道。前面有一水潭,水深没过膝盖,清澈见底,鱼倒是没有,但有成群结队的龙虾在你追我赶。石壁上有一片石螺。
哎呀!这石螺可是他最爱吃的啊!他伸手抓了一把,然后再抓一把,说:“天啊,我还没见过那么多原生态的石螺耶!”
林义东不屑:“这不算多,有一个水潭更多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建华冲林义东笑了笑,往公王河电鱼:“你不知道,我们和健杭以前经常去摸石螺,晚上也去。”
“说重点。”义东说。他喜欢到山里面探个究竟,美好的风光可以让人忘掉暂时的烦恼,可能有时候效果不明显,但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当你一天玩下来,就会轻松愉悦多了。
徐建华无奈说:“我们这里有一个水潭,你下去摸石螺,一手下去都是石螺。有时候用脚去踩,满满的都是,有一次我们在那个水潭摸了足足两斤。”
“两斤?什么概念?”李晨凯问。
“总之就是很多了。”林义东往河边投石头。
“我看那里好像有石螺,我过去看看。”李晨凯箭步跳在石头上,不熟练的身手像是要坠入水中。
“千万要小心啊!掉在水里十分冷。”徐建华苦口婆心说。
晨凯管不了水的温度,他要把所有石螺一扫而光。“啊?天啊?这是什么?”晨凯惊呼。
义东和建华走过去瞅瞅。
“哦,是一条蛇死后留下的皮。”徐建华对这方面很是熟悉。他并不害怕,伸手捡起蛇皮往袋里一塞,啥事也没有。
“你不怕吗?”晨凯问。
林义东说:“咳,你不知道他可是捉蛇高手,我们村的蛇王。”
徐建华说:“我以前靠捉蛇养混饭吃。”
晨凯不敢相信:“这工作太危险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对这方面还挺感兴趣,问:“这里有没有眼镜蛇啊?我长那么大,还没有亲眼见过眼镜蛇。”
“不会吧!”义东说,“我们这里,什么蛇都有,我觉得最恐怖的是蟒蛇。以前我听我妈说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对母子去田里干活,那个妈妈对他儿子说想喝水,于是他儿子回去取水。等他回来的时候,只见一条大蟒蛇蜷曲在那里,肚子鼓鼓的。”
“咦!听到我都鸡皮疙瘩了。”晨凯说。
一路下来,他们一个鱼腥都没有电到。蜿蜒的河道九曲回肠,冬季的好处是少水,很多地方都是石子铺成的,所以他们自认为是壮观的瀑布也失去了夏天宏伟的色彩。一条细细的水流,从半空中降落,像一条白色的链子垂落下来,打在石头上,溅起多多水花。
唉,他们来的不是时候啊!要是夏天,晨凯会现更多更美的地方,不过从他的表情看来,他已经很满足了。
他们沿着原路而回,走过一片山林,黑不溜秋,阴森恐怖,四处更是静悄悄。
终于看到屋子了,他们三步并作两步走,担心天黑了找不着路,并不是因为害怕,徐建华还从来没有怕过。想当年年轻气盛的时候,他独自一人晚上游荡在山林里面,别人都叫他怪胎。
林铁生忙完农活,整顿一下家里的大小杂物,准备回县城。
义东几个人在林铁生家逗留了一会,林铁生把钥匙交给了晨凯。傍晚,晨凯把几件衣服带了过来入住。这时候,黄大利也从林场回来了。忙了一天,额头上的汗水跟豆粒一样大。跟着黄大利回来的是几个贵州农民工,因为工作上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大利的赏识。其实黄大利很想叫晨凯回家去,这里的生活根本不适合他。更多人表示疑问,为什么一个正当奔赴前程的人突然回家做“山事”?连李炳年都奈何不了他,黄大利又怎么能左右晨凯的想法?
黄大利和林铁生一起开车离开了旱窝。
晚上,晨凯住下了,幸好还有伴可以一起聊天,特别是有林义东这样谈得来的朋友,他知足了。其实晨凯并不奢求富丽堂皇的生活,农村的简单生活才是真善美。
他走进林健杭的房间,若有所思。
喜欢他们身边的人请大家收藏:dududu他们身边的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