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就是人道,天道恒常,人道恒昌,人道修炼到极致,便能肉身成圣,永不堕地狱。
儒教人才辈出。儒生大都文武兼修,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人士子的终极追求。
况且,朝廷里除了儒生,还有道人。
自古儒、道难分家,入世为儒,出世为道,多少位极人臣的官员到最后看透红尘想要修仙,多少修道之人自知不能成仙转头效忠人间帝王,这样的先例比比皆是。
若时局稳定,国泰民安,入朝为官的修仙者还不在少数呢,就算不做官,也能混个幕僚、师爷、白衣卿相什么的当一当。
佛门就没这个待遇了。
统治者对佛门弟子有着“野心、贪婪、不服管教”的刻板印象,偏偏民间还不少善男信女诚心礼佛,于是刻板印象又加了一条:蛊惑人心!
世俗王朝和佛门八宗的仇怨,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朝都有主张灭佛的统治者,一次又一次对佛门起“清剿”,在大梁朝,风声最紧的时候,毛稀疏的秃子都有可能拉出去问斩。
最后要说的是,各方势力总是此消彼长,佛门遭遇清算,道门自然兴盛,人间大大小小灭佛事件的背后,亦有道门推波助澜、施以援手。
长此以往,自然就造成了十大宗门九个修仙的现状。
然,三百年前,大梁覆灭,人间动乱,世俗政权四分五裂,兴亡之事对于老百姓是灭顶之灾,但对于佛门八大宗派来说,则是他们展壮大的绝妙时机。
为报大梁皇室“灭佛”之仇,佛门联合各路诸侯叛党,搅弄风云,疯狂屠戮李梁皇族后裔。
杀了得有成千上万人。
这场屠杀,不仅针对皇族,平民百姓也难幸免,只要姓李,就有可能丧命。
好家伙,一时间,天下人人自危,但凡跟“李”这个字沾点关系的,无不更名易姓。
别说不敢姓李了,就连提起这个字,也犯忌讳,谁家后院种了一片李子林,都恨不得连夜砍光,不敢走漏风声。
这场危机持续了得有几十年,上百年。
直到一百多年前,太极殿“横空出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蓬莱长老醍醐灌顶,看着李停云,说:“大梁起灭佛事件,佛教徒对李梁皇室赶尽杀绝,而你,乃是皇族遗孤,所以回过头来,杀穿了佛门……”
“呐,这就叫‘风水轮流转’,对吧?”
李停云近似开玩笑的的语气,像个顽劣不自知的孩子,天真的邪恶,纯粹的暴虐。
长老摇着头,说:“这叫‘一报还一报’。可冤冤相报,何时能了?”
李停云唇角微扬,一巴掌扇出去,猝不及防,把人扇飞十来丈远,轰然坠地,脑袋爆浆,血肉模糊。
他收回手,血渍风散,站起身来,悠然道:
“果然还是站着说话才不腰疼啊。”
报应没落在自己头上,谁都可以“旁观者清”,讲两句好听的大道理,如放狗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说回来,李停云带人剿灭清凉门,这事儿已经很久远了,生在血洗蓬莱之前,杀掉云松鹤之前,甚至是屠掉灵溪村之前——
早在太极殿及四象城势力组建之初,那群秃驴的聚集地就被太极殿以犁庭扫穴之势推平。
李停云曾数度坠入轮回井,经历凡间诸事,对佛门报复性的“大屠杀”可谓印象深刻,如果把太极殿比作他手里的一把利剑,那么千千万万的佛门子弟,就是他出剑试锋的选对象。
他自地狱解脱之后,第一个拿来祭剑的,就是佛教八宗,第一个下锅开涮的,就是禅宗清凉门,什么元氏后人,什么云松鹤,都得靠后站!
正是灭了清凉门之后,李停云“名满天下”,太极殿“威扬四海”,名,是恶名,威,自然是淫威。
清凉门么,十大宗门中处于最末,不是他们实力不行,单纯不受待见,地位稍逊而已。
俗话说“佛法无边”,佛门子弟凡入圣,投鞭断流,靡坚不摧……
但一败涂地。
禅宗之名,出自《华严经》里一句偈语:“如入火聚,得清凉门。”李停云有所耳闻,点兵点将,选中朱雀城夏长风,采用火攻的方式,把雄赳赳一大禅宗,烧成乌泱泱一片废墟。
如入火聚是吧?何必加个“如”字?不妨真正跳进火海,切身体悟里面究竟清不清凉!
夏长风那把“南明离火”烧得清凉门连蚂蚁窝都尸骨无存。
李停云称,了然和尚是他的一位老熟人,这话不假,满门秃驴都叫他烤熟了,怎么不算是“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