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就没能够交到手上呢?
两人一合计。
再综合了机要室送过来的急电。
这才搞清楚。
前段时间同蒲铁路沿线频繁遭到日机的轰炸。
原本准备运往忻口一线的物资,也受到了影响。
比原计划要慢上两天左右的时间,甚至还损失了不少。
而一天前的阎老西。
还正在阳泉城内拉拢人心。
哪里有时间处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事情掰扯清楚了。
卫立煌连连道歉,阎老西也不计较。
两人商议起了忻口目前的局势、并且探讨太原防御战的可能性。
在听到阎老西打算将忻口一线的部队撤离之后,直接进入预设阵地再战。
卫立煌仿佛大脑短路了一般。
足足半响才缓过神来。
这阎老西简直就是指挥方面的天才!
从忻口撤下来部队,必然是损耗严重,疲惫不堪的。
什么样的部队、什么样的军官能够在溃败的情况下,组织部队进行大规模城防会战?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有过这样类似的壮举。
若是真有这个组织度的话,就不会出现溃败了。
阎老西所想和朱绶光总参谋长制定的计划是用野战的方式于城外布防。
具体的作战计划则是。
以忻口一线的预备队傅作义麾下第三十五军为守城主力。
以十四集团军各部为左右两翼,尽可能的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奉常凯申军令支援的汤恩伯部,则是向着榆次方向推进。
一旦汤恩伯部抵达,便可以左右夹击日军。
届时,太原之围可解。。
卫立煌认为
一旦忻口前线出现溃败。
这些败退之中的部队重新布设防御阵地的度。
远远比不上日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度。
或许,防线还没有布置好。
日军便已经出现在了太原城下。
况且
太原城外的那些所谓的国防工事都不用多想,也知道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他们又不是没有领教过阎老西在忻口一线修葺的碉堡。
在日军的重炮和飞机轰炸面前,脆弱的如同纸糊一般。。
与其在城外野战,还不如坚守城池。。
更何况,卫立煌原本是想要依托山西地区的山脉地形,与日军周旋。
等到汤恩伯部主力抵达之后,再伺机聚歼敌军主力。
怎么可能打赢阎老西这种唐氏作战计划呢?
两人自然不可能达成共识。
眼瞅着两人的声音不断提高,朱绶光总参谋长也是上前为二人解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