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清太子拥有电脑之后作者柚子在跳舞 > 第91章(第1页)

第91章(第1页)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这一更了,需要把后面的大纲再调整一下,明天见啦

编纂修书一向都是帝王登基之后想要做的事情,书修的越好,代表着帝王的功绩越高。

对于编书一事,康熙自然也很有想法,且已经有了模模糊糊的打算。

“拼音出,万事利。”胤礽站在下首同康熙对视,父子两人相顾无言,但却又相互了解。

“这一物保成送到了朕的心坎儿上。”康熙笑着将这拼音来来回回翻阅了几遍,又让胤礽将声母韵母的读法交给他。

康熙尝试一番,觉得这拼音有用极了。

“这拼音读物,保成也准备放置在图书馆之中?”康熙将东西留下,让胤礽在自己身旁坐下,询问胤礽接下来的规划。

“有了拼音,百姓们识字能更加方便。”胤礽上前一步,乖巧坐在康熙身旁,继续解释着自己的想法,“儿子想把图书馆建在外城,如此更方便普通百姓。”

外城百姓若非必要,基本不会进入内城之中,若是将图书馆建在内城,平白浪费精力和时间。

康熙既然同意胤礽修建图书馆,对于这种事情自然不会阻拦,反而还说道:“你将这图书馆的模样画下来,交给工部,自然会有人去忙碌。”

康熙提起工部,胤礽想起自己在造办处所见人的各种官员匠人。

这些人大都是工部的官员,和工部管理的匠人,这其中并无年轻人。

“汗阿玛。”看着康熙兴致正浓,胤礽又试探地提出了自己的另一种想法,“儿子想要出资建学校。”

“你自己出钱?”

“你可知建一个学校需要花费多少?一个读书人需要多少年才能读出来,保成可曾算过?”

康熙将手中的奏折放下,语速也再次放缓,“况且保成你应该了解,读书一事并不容易,百姓们有时候并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选择,家底不够厚,书读不出来,考不上功名,反而会将平白拖累旁人。”

康熙对于胤礽出资建立学校一事并不看好,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说话间已经有了劝导的意思。

但是胤礽却不为所动。

从造办处出来,胤礽已经清楚认识到,现如今朝臣数量的稀少,想要朝中之人增多,只有让读书人更多这一条路。

“儿子想要办一所无需掏钱就能上的学校,但也并非是全然没有要求的。”胤礽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的第一所学堂只准备开设在京都之中,在正式开设学堂之前,会找几个秀才在京都最大的酒楼中进行试行讲课。

三日之后集中考试,考试中名次在前一百名的人,可以正式进入学堂之中。

将这一百个学生分为两个班,为他们找寻老师,提供笔墨纸砚。

胤礽虽然普及教育的心情很急切,但是开办这样的学堂并不是没有规划的。

他让自己身旁的管事宫女盘点过自己的私库,供养一百个学生绰绰有余。

胤礽的私库财富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康熙的赏赐,赫舍里家中每年的供奉,还有现如今当初仁孝皇后留下的财产。

而胤礽在宫中一应都有康熙照应,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他自己平日里也并没有收集各种古典东西或者珍奇宝藏的爱好,私库中的钱并不少,至少开办一个学堂绰绰有余。

看着康熙走起的眉头,还没有散开的迹象,胤礽也不着急,反而解释得更加仔细。

这一百个学生之中,在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会再次分流。

由老师推荐和平日里的课业水平作为依据,觉得有天赋能够冲刺科考的人选,则会继续读书。

若是没有天赋,觉得四书五经,策论八股文有些吃力的学生,则会被胤礽分流出来学习各种技术。

“现如今的匠人都偏于保守,有手艺之后总是偏向传于自家人,若是想要拜师,须得经过好些年的考验,才能学到真正的手艺,儿子觉得这些都太慢了。”

“我大清想要发展,必然是底层的百姓除了种地之外,必然要有另外一本养活自己的手艺。”

“所以儿子想将这些没有科举机会的学子们分流成为匠人。”

胤礽抿唇,看康熙依旧没有说话的意愿,再次补充道:“儿子认为我大清应该提高匠人的地位,若是匠人研究出来有用的东西,应该大肆嘉奖。”

胤礽看过小娜给出的视频,视频中但凡是参与研究的人员,在生活之中都会得到优待,而且社会身份并不低,在生活中很受人尊敬,同大清这些匠人完全不是同一水平的对待。

“只有将匠人们的待遇提上来,匠人们才更容易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说起一个新的话题,胤礽再一次侃侃而谈。

康熙看着胤礽口若悬河的模样,视线再一次放在胤礽交上来的策论上。

虽然对于胤礽所说的出资建筑学校一事,已经松动,但是仍旧给恩一种不情不愿的感觉。

胤礽喝了杯茶水,又看向康熙,才低声说道:“儿子想要开办这所学校,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对于自己这个缘由的诉说,胤礽抱了很大的希望。

他觉得只要自己将理由说出来,康熙原本的不情愿便会轻易散去。

“若是这一百人想要入我的学堂,除了基础的策论和日后的分流之外,还需要学习满语。”

康熙将手中刚刚拿起不久的奏折放下,看着胤礽狡黠的笑意,终于开口:“是个不错的办法。”

“那汗阿玛可是答应了?”胤礽站起身,为康熙捶打肩膀,“汗阿玛果真是天下最好的阿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