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一个无形中的力量塔体系存在,这是所有上层都知晓的,朱翊钧自然也知道。
一来,众人本身就不可能修炼比嘉靖快,二来,下面的人如果修为太强,会影响到皇权,所以众人也都不敢太过激进。
当然,事实是,就算他们激进了,也不一定能越嘉靖就是了。毕竟随着修为的提升,修士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大。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所有人修为突破,都指望着嘉靖呢!
比方说如今已突破到金丹初期的吕芳,若是让他自己修炼,且没有本命田的修为恩赏,恐怕他现在的修为依旧是是筑基期。
而想要突破到元婴期,那只会更难!
因此,所有人修为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现如今的地步,完全是因为有本命田恩赏,毕竟那是直接封赏修为啊!
这种修炼方式和其他人相比,那完全就是天与地的差别。
高层官员只需要死命的打磨本命物,只管让本命物反哺修为到本命田就足够了。
这个过程当中,甚至都不需要他们去刻苦修炼,躺着就能让修为进步,这不香吗?
其实对于朝廷高层来说,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就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修炼时间,还有不是那么出色的本命,想要打破寿元桎梏,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因此,他们只能靠着皇上。没有皇上,那他们所有人的长生大梦都将破碎!
也是如此,所有高层即便知晓有一座无形中的力量塔体系在压制着众人的修为进步,他们也不但不会觉得不好,反而会拥护!
毕竟正是因为这一座无形的力量塔体系存在,他们身处高位,权力才能被拥护。
只有他们自身的权力确保无虞,他们才能安枕无忧的修炼,且不用担心被那些过他们太多的匹夫给直接“线下真实”了!
“不错!”闻言,裕王点了点头,而后有些欣慰的看向儿子朱翊钧,道:“翊钧,多亏了你,当初在选择安王之后,上交本命!”
“否则,这次过后,我裕王府可就要被别人给比下去了!”
朱翊钧自然能听的明白其中的意思。
现如今大明仙朝,修为最高的自然毫无疑问是皇爷爷嘉靖,然后下来是吕芳和陆炳,紧跟着,就是自己的父王和四叔了。
可若是父王跟四叔,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上交本命的话,那从今以后,就不一定能稳稳的处于,修为第二梯队了。
毕竟,不上交本命物,那皇爷爷封赏修为就根本轮不到父王和四叔。
甚至,若是没有当初上交本命一事,父王跟四叔即便有皇爷爷私下里给的庞大资源,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突破金丹期。
而且,随着修为境界的不断提升,每个境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便父王和四叔有皇爷爷赏赐的大量资源,时间长了,也无法与别人作弊一般的修炼度相比!
此外,最让朱翊钧在意的是,就他所知,父王的本命物至今也没有找到。
而且奇怪的是,父王的本命到底是什么,朝中就无一人知晓,就连他也不知道。
最让他不解的是,即便裕王府在本命高原之上有一块本命田,但父王自己一人又独自占一处,似乎是在故意隐藏一般。
“为父王分忧,是儿分内之事!”朱翊钧躬身一礼说道。
如今的朱翊钧,早已经从当初的那个儒雅青年,化作了稳重的中年之人。
有些事情即便心里清楚,但也不会问出来。父王的本命必然是有所隐秘,既然父王不愿意说,他也不可能去深究。
嘉靖的修为突破元婴期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大明所有官员全都兴奋了起来。
嗅觉敏锐的老狐狸们隐隐已经嗅到,皇上这次出关,年底必然会召开高原议政。
毕竟那可是整整三十年的年终奖啊!
随着启思革新国策的不断深入人心,以及商业的兴起,再加上海外诸国,比如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出现。
以至于商业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像是很多名词,也跟着一个又一个的冒出。
像是什么“公司”、“公司年会”、“年终总结”、“年终奖”等等商业产物,都在大明境内,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现如今的大明,俨然成了一个灵气工业时代背景之下,向现代修仙文明王朝展过渡。
连带着大臣们,也经常在私下里,说一些轻松玩笑之言,比如将每年的政绩评级,口头上称作年终总结,或是年终奖。
这一次,得知皇上修为可能突破元婴期,再加上再有一个月不到的功夫,就要到嘉靖一百年,如此之多的喜事、隆重之日汇聚。
只要是个有心之人,就都会猜到,这次必然会召开高原议政,对于那些六部之下的一些小官员来说,自然每年都会有政绩评级。
可是对于六部、督察院、翰林院以及内阁等高官来说,他们期待的更多都是这三十年不曾放的修为恩赏了。
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权势,心中所看重的年终奖早已不是单纯的仙禄和资源奖赏。
他们更看重的就是本命田的修为反哺。
甚至,不光是他们这么三十年努力打磨本命物,反哺回本命田的修为,还有旁人的反哺,到时候可是根据政绩多一分恩赏的。
也就是说,除了这三十年,本该反哺的修为之外,还有一份政绩加持。
嗯,还有不少人若是犯错的话,还会削减一部分,然后加到他们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