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不咋好吃,不过摊主和人聊天的内容倒是很精彩。
“洛川这天热,不管冬夏烤红薯都不好卖。”
旁边卖叮叮糖的大爷砸吧了口旱烟,边吐着烟雾边感叹。
红薯大爷拍掌赞同:“可不是,早知道我学那边的老刘卖汽水多好,一年四季都有人买。”
“汽水得不少本钱,咱们哪出得起。”
“哎……”红薯大爷叹气:“说起来倒是,我这锅红薯还是前天烤的,烤红薯就这点好,坏得慢!”
姜向北:“……”
看来刚才错怪洛川的气候了,感情是老大爷卖的隔两夜红薯,不水就怪了……
姜向北舔舔嘴唇,默默吃完了最后一口。
红薯大爷继续说话:“你儿子最近不是在贩鱼,咋还出来做买卖?”
贩鱼?
姜向北立刻竖起耳朵,默默往大爷的方向挪动了几寸。
说起儿子,叮叮糖大爷那是相当骄傲,也半点不怕人家听了去,故意高声说了起来。
洛川市是个内陆城市,平时吃的鱼大部分都是淡水鱼,而且能在菜站买到的机会也很少。
一斤肉票才换能换一斤鱼,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划算。
由此,黑市上出现了鱼贩子,去临县一些县镇买鱼回城里再卖给黑市鱼店。
赚中间差价的就叫鱼贩子。
前几年鱼贩子还叫投机倒把,不过这两年政策开始松动后,有人大着胆子开始尝试。
叮叮糖大爷的儿子就是那第一批尝螃蟹的人。
“我儿子说苏家塘那边偷偷养鱼的可多,那鱼……便宜的很。”
要不说现在百姓淳朴,聊着聊着连在哪买的鱼都说了出来,罢了还顺道提了嘴接头暗语。
红薯大爷乐呵呵地点着头,至于听没听进去不知道。
姜向北就差拿小本子出来记下。
大爷们聊得起劲儿,姜向北听得专注,连司文兰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知道。
“偷听什么呢这么专心?”
司文兰特意把布包转了个方向挎在胸前,然后拿出钥匙打开车子。
姜向北抹了把嘴站起来。
“妈,吃红薯。”
“都是隔夜红薯,吃了不跑肚算我输。”
只是略微一扫纸袋子,司文兰就凉飕飕地说了句,而后还是接过放到自行车框里:“带回去给你爸吃,你爸肠胃铁。”
姜向北:“……”
肚子没什么反应,应该不会跑肚子吧?
幸运始终没能降临,司文兰的自行车才刚骑到家门口,姜向北就嗖地跳下,把袋子往门口抱鼓石上一放。
“妈,帮我拿点纸。”
说完转身就往不远处的公厕冲去。
***
洛川市火车站。
“爸,你是不是看错时间了,怎么还没出来啊?”
姜向北恹恹地趴在出站口栏杆上,又抬头看墙壁上的时钟。
姜半踮起脚尖,也着急地往口子里看。
明明说是十一点到的火车,这都十一点半了都没影子。
姜向南帮妹妹扶正歪掉的军绿色帽子,又递了水壶过去:“让你别来,非跟着来。”
一个隔了几夜的烤红薯让姜向北跑了两天肚,病好之后精气神还没全恢复。
身体不舒服,却决不允许错过能出门玩的机会。
“在家哪也不能去,还不如出来走走。”姜向北低声嘟囔。
“你们看那个是不是你们堂哥?”
姜半来城里十几年都没机会回老家,这么些年家里人啥样全靠记忆,要不是去年老家寄了张姜成军的照片,面对面估摸着都认不出。
姜半拿着照片对了又对,终于确认迎面走来的少年就是姜成军。
“成军,成军!”
“叔。”